他也認為這樣是應該的,他爹願望沒有實現,繼續在女婿的身上出現奇蹟,指望他這個女婿中進士呢。
常玉雲心裡一片悽然,如果秀才中了進士。她這個婆婆龔氏非得讓丈夫停妻再娶,常玉雲軟弱也能看透一點兒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就龔氏這個態度,能不過河拆橋卸磨殺驢嗎?
常玉雲渾身癱軟,想想家務事前路沒有指望,將來不定落到啥份上,還有秀才的態度,自己也不會有好結局。
可憐自己的女兒,會有什麼樣的結局?
她可是把人看得太好了,沒有幾天的時間,張家就喜事盈門,她還以為中了進士會停妻再娶,她也不想想張偉基拿什麼中進士?她的積蓄花光,她爹不能再進錢了。
張家還需要她嗎?現在想要的就是要她種地幹苦活兒,當個奴婢使喚。
從他爹一病倒,張偉基就再也不進她的房間,看她邋邋遢遢的,像個要飯婆子,面黃肌瘦像個七十的老太太。
張偉基見了她就倒胃口,自己是秀才,怎麼能和要飯婆子有牽扯。
還沒有中舉呢,就不要她了,龔氏迎接了媒婆商議兒子與白財主女兒千金小姐出身白氏的婚事。
根本不搭理她這個正妻,說什麼納妾需要正妻答應,再和岳家商議。
這次張偉基是娶正妻,常玉雲可是要一邊涼快去了。
現在,誰還拿她當人?倒不至於恨她死,她死了家裡就少了兩個勞動力。
常玉雲的女兒十二歲了,看著母親累那樣,主動幫母親幹活,從五六歲就幫著忙乎,割豬草,撿柴、挖野菜,頂個半大人幹活,常玉雲心疼女兒也沒轍,因為她的活兒太多,女兒也固執的要幫她。
這一家人受罪的就只有這對母女。
常玉雲聽到了媒婆和龔氏的談話,明知道龔氏是要給張偉基娶妻,那樣她算什麼?
她的爹病了還在人事不省。
誰能為她出頭?沒有一個人,她的父親有幾個侄子,關係也不好,侄子們都生氣她父親的錢都偏了閨女,不給侄子一文錢,個個都不忿,恨不得她壞呢。
她可不敢去求堂哥們,叔叔伯伯們都不喜,她佔了他爹的財產,沒有過繼侄子們,早就怨聲載道,她落這樣的下場,誰會心疼?
母親一個人連父親都照顧不了,根本就沒有一個照面的,自己現在是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自己怎麼辦,就是有兒子傍身也管不了他爹停妻再娶。
以為他停妻再娶得中了進士,沒想到來的這樣快,還沒有中舉呢,就停妻再娶了。
他娶了財主的女兒,自己還要再多伺候幾個人,自己的女兒也得跟著倒黴。
這女人還是太單純,那可不是多伺候幾個人的問題,人家財主的女兒可不會做妾的,她就得讓位了。
重要的是她的小命兒就要休矣。
張偉基的婚事辦的特別快,說媒定親成親總共才三十五天,真是夠快的,因為財主的女兒是個寡~婦。
挑著家過日子呢,帶著一兒一女,孩子比張慧賢還要大著兩歲,女兒十四,兒子十二。這個女人的丈夫死了三年。
家裡也有點錢,有三十畝地,二十畝水田,十畝旱田。
女人有錢,說是有五千兩雪花銀。
嫁妝真是不少,整整的抬了四十八臺。
一個鄉村寡~婦有這麼多財產,那可真是富婆。
可是龔氏不喜歡兩個孩子,要是他孃的財產沒有這倆孩子,那該多好。
女人的父親是財主,原來陪嫁就多,又得了男家人那麼多財產,還有那麼多土地,龔氏當然眼饞,面上笑的好看,心裡別提多嫌棄這倆孩子。
可是媳婦兒有銀子,兒子需要。
不娶不行,明年趕考就需要銀子,中了進士還得活動需要銀子,想當官,哪裡都需要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