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婆婆公公秀才吃的是細糧,小姑子被婆婆公公嬌養,吃的跟老人的一樣。秀才也要吃的。
只有常玉雲母女吃的是粗糧,他們娘倆吃的穀子高粱龔氏不讓去皮,連外皮磨碎了做餑餑吃,幹活的是這娘倆,吃糠咽菜的也是這娘倆。
常玉雲在孃家沒有吃過糠皮子,到了婆家就是吃糠咽菜,連帶著自己的女兒從斷奶就吃糠餑餑。
她是個老實人只知道幹活,言語少,對婆婆丈夫都唯命是從,咽不下糠餑餑噎的掉眼淚,也就忍著,看著孩子大便困難,也是幹上火。夜裡偷著哭一陣。
那個秀才天天的讀書,就是想中進士就一步登天了。
自從常玉雲進門,龔氏就撒手不管秀才的開支。秀才讀書的一切費用都是常玉雲出了,龔氏說沒錢是真的,二十畝地的糧食被幾個在外的人家拿走好的,常玉雲這個經營地的卻淪落的吃糠咽菜。
秀才並不瞅也不問,那麼小的女兒吃糠餑餑,自己吃的是白米飯和白饅頭,他也下得去,說什麼女人就得勤儉持家敬老愛幼。
真是恬不知恥!常玉雲傻狍子還以為秀才是讀書人,是丈夫,就應該吃好的,媳婦就得聽婆婆使喚,忤逆就是大罪,就是七出之條,她被那個秀才爹教傻了。
幾個哥們兒掙錢不交家,糧食回家拿,地是她一個人種的經營的。秀才沒有收入,,就花她的嫁妝銀子,成親十幾年,三百兩分成十幾年,一年只有二十幾兩,根本就不夠幹啥,秀才花錢還挺狠,錢到手就沒。
她的嫁妝也都當光了,現在沒有錢了秀才對她就冷冰冰的,臉子總是黑的。
她娘心疼女兒,也是為了留住秀才的心,她娘只有一個女兒,沒有兒子,惦記閨女,就往這裡填坑,
三百兩銀子五六年就敗害光了,這幾年都是她孃家接濟,盼著秀才高中,女兒好脫離困境。她秀才爹爭的銀子全花到了秀才身上,也沒有換來秀才的笑臉。
人就是糊塗的,總是抱著希望,希望好,希望飛黃騰達,希望站在高處,希望人們看得起,希望日子越過越好,諸多的希望讓人認命,甘願去奉獻,甘願做牛做馬。就是為的那點希望,希望秀才知道她的好,記得她幫了他多少年。
你是這樣想的對他做出看貢獻,可是一個男人可不想記住被一個女的幫助,男人的自尊最忌諱女人對他做過貢獻。
覺得是吃軟飯,很丟人,可是他們就是佔了女人的便宜佔便宜,的時候覺得應該應分,妻子就是該為丈夫服務的,等著伺候等著吃好的,可別提女人做的貢獻,聽到了就覺得羞怒,被人一說就認為是揭短羞辱他,這樣的心態的人,怎麼會稱女人的情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剝削過女人的男人功成名就之後,恐怕女人記著他的落魄的時候難堪的樣子,恨不能甩掉已經沒了用處的妻子,好抹去他難堪到歷史,喜新厭舊,停妻再娶,可以擺脫窮酸的印象,還可以再上一層樓,攀上富貴的岳家,還是個吃軟飯的,卻能光鮮靚麗,光宗耀祖,讓人們羨慕他新岳父的權勢,他也覺得是光彩。
這個張偉基就是這樣一個貨色,花著常玉雲的嫁妝,還覺得那些都是銅臭。
用著人家的,還瞧不起人家的,以為自己是多高貴呢。
為什麼得了第就休妻?沒有用的妻子不能讓她吃軟飯。那麼鄙視吃軟飯,找個高門貴戶的妻子不就是為的吃軟飯嗎?
吃的有滋有味,還自負清高。
那就是裝模作樣裝的大瓣蒜。
這個秀才張偉基就是天下最無恥的那種偽君子,花光了老丈人的繼續,前天老丈人因為勞累突發腦溢血,癱瘓在床了。
積蓄補貼了閨女,自幾病倒,拿不出錢來醫治,常玉雲的母親只有痛哭對待自己的丈夫,張家是一文錢也不能拿出。
張家確實沒有收入。
常玉雲一心為了丈夫讀書做奉獻,她父親病危她就做不出一點兒奉獻了,著急,覺得對不起父親,只會哭哭啼啼。
龔氏聽到她的哭聲,不禁煩躁:“你說你吧,你爹還沒死呢,你哭個啥,你是哭我們不死你爹前頭吧?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有你娘呢,你管那麼多幹什麼,你現在是張家的人,死了是張家的鬼,你爹是應該你管的嗎?
一個女子只能為夫家考慮,才是真正的賢良淑德,在家從父,出嫁從夫,你眼裡應該只有丈夫才對。”
龔氏的責難嚇得常玉雲趕緊收聲,她有一點兒悲傷就會遭到龔氏的怒斥:“哭哭啼啼的,破家敗門,一臉的晦氣!”
龔氏知道她爹一癱,這個媳婦這再也沒有用了,她再也沒有對這個媳婦有好感了,自己的兒子需要一個富裕的岳家幫襯,趕考需要大筆的錢,誰給出呢?
家裡拿不出來,一輩子也攢不上那筆錢。
喜歡最佳鹹魚翻身系統請大家收藏:()最佳鹹魚翻身系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