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言謝絕了太后。
太后還是覺得她很可憐,尚東離的身世她能不知嗎?
太后看尚東離這樣年輕,發現了她還識字,賣女兒的人家的女兒怎麼還識字呢?太后當然覺得奇怪,可是太后是幹大事的人,這些小的細節她也不會盛在心裡。
按理這樣的沖喜的人怎麼會對那個死男人有感情,尚東離不嫁,太后也不會強迫。
太后這個人還真是好心。
召見了幾次藺簫聽著她的談吐,根本就不像一個被賣的女子,這人有見識,有文采,還能談古論今給她分析朝政。
太后覺得這樣的人才在男人當中都不能找到,而且她的看朝政的眼光簡直比她還要獨到。
能不獨到嗎,幾千年的歷史藺簫是瞭如指掌的。
談起朝政的局勢說的頭頭是道。
因為藺簫的見解,太后管理朝政省了很大的腦筋。
藺簫可是做過女皇的人,怎麼能不懂朝政呢?
乾脆太后就封了藺簫一個女官,還是正三品的,藺簫有了俸祿,還是天天住在皇宮,住太后的宮殿裡,還有人伺候,白吃白住,俸祿也是沒處去花。
這樣的日子更自在,太后閒了就與太后閒談,太后一時弄不明白的事情就和藺簫探討,比和那些朝堂的老古董說話省勁得多。
太后這個人也是很和人的,兩人脾氣相投能說到一塊兒。
太后真的特別喜歡尚東離,二人相處了三年,就冊封藺簫為貞悅公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意思就是太后心悅尚東離的意思,而且是貞烈之人,藺簫的身份一下子就高漲。
成了公主,給了封地,就在江淮一代,食邑三萬戶。
這樣的封賞實在是太恩賜了,藺簫原先是不想要,可是最後想明白,自己的身份提高,可以成為貞惠源的後盾。
貞惠源沒有孃家的助力,藺簫的封賞對貞惠源還有了大大的助力。
雖然扈貞卿不是朝三暮四的,可是隨著扈貞卿的功名蒸蒸日上,做出了成績。
十年後,扈貞卿去歷練做了很大的成績回來,太后就讓他入了內閣做了副相。
一共十三年二十一歲的扈貞卿就成了三十四歲的副相。
左相單天穎年歲已經在六十多歲,就等著扈貞卿接班。
前途光明的扈貞卿還是被幾家惦記上了。
看貞惠源是個孤女,她的位置就有人惦記上了。
給扈貞卿送女子的不在少數。
扈貞卿全都拒了。
可是有人不會死心的,左相之位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誰不想掌控這樣的權利?
想把女兒給扈貞卿做妾的人還是不少的,有的是庶女,還有要把嫡女給他做妾的人家,就為的是攀上左相府。
如今十幾年過去,扈貞卿也不是以前的窮光蛋了,府邸相當的大。
也是奴僕成群了,不像當初官宦人家的女兒都沒有嫁他的,因為家窮看不起他。
現在那是大反個兒了,很多家都在垂涎那個左相之職。
巴結扈貞卿的多了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