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不讓田家人再算計田彩雲,藺簫收走了骨灰盒,把她的骨灰撒在河流裡,讓她與世長存。
這個任務藺簫完成的很得意,沒有費多大的力氣。
下一個任務很快就到。
藺簫重生成了一個母親尚東離。
一個女兒貞惠源,十歲的小姑娘,一個二十六歲的母親,這母女倆前世死的很悽慘,現在這大宅子中也是舉步維艱,母女倆前世沒有過過好日子,希望這一世活的要有尊嚴,古人雖然壽命短,母親要求活到五十歲,女兒要求能給母親養老送終,就這麼點小小的願望,她們母女前世就沒有做到。
就能看出這個大宅子裡是多麼的複雜,她們沒有要求怎麼怎麼報仇,只要求活著不受氣就好,母親希望看到女兒嫁一戶好人家,女兒要求侍奉母親百年。
這樣的願望並不高,藺簫可是手到擒來,只要母女不被人算計死,活得好好地,就能達到她們的願望。
藺簫想得簡單了,復仇比活幾十年還容易,在她還是復仇輕鬆,被踩在腳下的人想活下去還是很難的。
藺簫覺得簡單的事等到了這個大院就感到腦袋疼了。
貞家是個大家族,族裡的人群不算,只貞家這個府裡的就是百十多口。
加上族群就是三百多口,丫環僕婦下人就要千八百。
貞氏家族佔地面積極大,貞府裡連主人帶僕人就是四五百口,族群那些人都在離城二十里的城郊,一個一個的莊子住著。
就城南這一處,就佔了有六七里地,上千畝的大宅子,波瀾壯闊。
豪華貴重,如天上宮闕美如畫卷。
貞家人,有在朝為官的。
有經商的,有武界高手。
總之幹什麼的都有,貞家主支就有一個國公的爵位,還有一個大理寺卿的職務,朝堂上下就有小官三十多人。
這個宅子裡就是五世同堂,貞惠源是這院的第四輩。
還有再小的比貞惠源低了一輩。
主院這裡第一輩人就是貞家的太祖母輩的,老哥仨是一個爹的,三個老人都去世。
貞老太君蒙氏,已經九十多歲,她是長房。二房三房兩雙老人都不在了,這房的人住在西跨院。
貞老太君的下一輩,就貞惠源的祖母潘氏,祖父貞廣仁是老太君的嫡子,也是長房,兄弟四個,貞廣仁住在貞老太君近處的正院兒。
貞宅是六進的院子,開闊之處,建了秀樓,一個大院子十座秀樓,供宅內各家的千金居住。
有七至十五歲的貞家姑娘三十四位居住。
這麼一個大家庭得有多亂?
就是這貞老太君活著誰敢提出分家?
那得有多少人笑話貞家小輩不孝,實際真不如分開過省心,可是貞老太君就是壓著不讓分家,其實古人也是這樣,父母在不分家。
何況他們這老祖宗,輩分太大了,有她在,她兒女們或是庶子都不能提分家。
貞老太君的兒子是貞惠源祖父貞廣仁,膝下原有九子,夭折了兩個,都是活到十來歲死的,只剩了七個,是連貞惠源的父親在內的,貞惠源的父親在二十一歲又死了,現在只剩了哥六個。
九個兒子死了仨,在古代也不新鮮。
是生的兒子太多了,還有有貞惠源的父親貞劵修早逝,只留下貞惠源一個女兒和母親尚東離相依為命,貞惠源的父親生來就胎帶的體衰。
這樣富貴的人家也沒有養起來,尚東離嫁進貞家也是也沖喜進的門。
信不信沖喜管不管用,結果就是一個快死的人,又多活了三年,還留下一個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