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君勤政也得到了成年,可是趙夢卻急不可耐,十四歲就主張親政,到了十六歲就忍耐不住了,自己做的錯誤決定,幾位顧命大臣反對一句就暴跳如雷。
在她的壓制下,才忍到十八歲,才是十七週歲,就瘋了一樣搶權。
無奈讓他正式登基,讓他把握了所有的大權,三位輔政大臣知趣的就致仕回鄉。
自己也是不想她們留下來,就趙夢的品性這三人如果不走繼續在朝堂,趙夢不準編排出什麼罪名,讓他們家破人亡。
趙夢登基後,乾脆跟先帝是一個模子脫出來的。
消滅了太后孃家的最後勢力,皇后的孃家迅速的敗落,只是她這個太后還沒有死掉,他還沒有敢休棄皇后。
朝堂上的大臣自是要看不過眼的,有投機取巧的,有兩面派,有隨風倒的,有諂媚皇帝針對太后的。
可是那些個言官裡出了三個仗義執言的,不怕死,不怕被算計,更不怕被殺頭。
皇帝也是照樣被參,皇帝過分打壓太后皇后孃家經常被御史本參。
朝堂上下都知道皇帝忘恩負義,背地議論紛紛,這樣的民憤約束著怎麼沒有敢貿然對太后和皇后下手。
太后很能猜中,黃梅梅的行為是趙夢默許的,如果太后和皇后兩宮死絕,黃梅梅會什麼事也沒有。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藺簫是明白的,也是太后和皇后都死,還會和前世一樣黃梅梅和黃氏笑到最後,黃梅梅的兒子是皇帝。
不是藺簫的到來太后和皇后是死定了。
藺簫破壞了前世的軌道,讓命運大變,冤魂群起復仇。
太后的心安定了不少,只怪自己心慈面軟,一見趙夢露出狼子野心,就該剪草除根,做掉趙夢換上別的皇子。
還以為自己和趙夢處的時間長,感情會深,原來白眼狼是怎麼也不能養熟的。
所以趙匯簡就交給程公公,十幾年程公公對趙匯簡的秉性瞭如指掌,陳閣老也是趙匯簡的證人之一。
這個孩子不錯。
太后才心安,當斷不斷反受其亂,自己犯過一次錯誤,已經悔之晚矣,不能再犯第二次!不然就是萬劫不復。
太后流了一灘眼淚。
很快黃梅梅被判死刑,腰斬於市,所以燒殺太后皇后的侍衛還有朗統領的九族被腰斬於市,看熱鬧的百姓擁堵了街道。
殺了這麼多人,那個慘相震懾得連百姓都是遍體生寒,不能不震懾,不能放縱謀害皇家人的歹徒,為了利益與錢財像朗統領這樣的人還會有的,有一個就殺全族,還不能威懾住吧,不殺九族不足以讓人自律。
可是太后也沒有牽連沒有參與的侍衛,只是把朗統領的心腹拆散送到了邊疆苦寒之地。
分散開來也沒有什麼力量作祟了。
皇~宮~裡被清洗一遍,凡是和黃梅梅有勾結的宮人嬪妃一律被髮配邊疆,這些女人可不好受。
這些嬪妃生的孩子都不許生母撫養,全都聚集坤宇宮被皇后教養。
德妃、賢妃、這些嬪妃的孩子不多,還有那些這個才人,那個美人的孩子還有幾個生母不得寵的是上不了檯面的,然後就也被皇后教養起來,有專門的宮人看護,掌管食物的穿戴的,都有司職的,照顧得周到,就是不讓他們見生母。
賢妃的兒子十一歲,被賢妃嬌貴得要星星不給月亮,一會兒見不到賢妃,就哭的要死要活的。
藺簫想到賢妃的狠毒,對這個皇子也是不耐煩。
宮人來報:“皇后娘娘!皇長子總哭。”
“小孩子哭,是你們的責任,就沒有辦法讓他不哭嗎?這是太后的懿旨,擔心這些妃嬪像黃梅梅帶壞皇子。”藺簫這話說的沒有毛病,可是宮女那怎麼辦?打不敢,罵不敢,哄不好。
也就只有讓她們哭了,賢妃的兒子趙匯顯一聽皇后這樣說是因為黃梅梅燒太后,才不讓他們跟著生母的,怕他們跟生母學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