扈天美咋咋呼呼的鬧騰一陣,可是沒有想到好法子整治梁氏。
結果三人成了合謀者,想什麼辦法制住梁氏,先把她賣掉,再賣她的三個女兒。只有先找到主兒,才能有人接收。
至於她會打人,只有準備好兩頭都出幾個小夥子,還怕她動手嗎?她一個女人怎麼也沒有五個小夥子的力氣大。
“咱們就別想賣她五百兩了,五十兩就賣了她,先把這個禍害弄走,也就還有倆丫頭,這倆才值錢,為了賣那倆,就得先賣掉她。”裴氏是最有主意的。
馬氏咋呼的熱鬧,就是沒有什麼主意,當然就是聽裴氏的主意。
三人合計好分頭去行動,為自己的利益奮鬥起來。
再說康氏本來就養尊處優慣了,肥肥胖胖的身體,在裡邊待了三個月,已經瘦成皮包骨。
扈老歪本身就涼薄,雖然對自己的婆娘是比對別人好多了,可是看康氏出不來了,他手裡僅剩了四百兩,以為按縣令的判決分了家,縣令會對康氏放一馬。
沒想到縣令還是很會記仇的,康氏的話激怒了縣令,他想給王縣令二百兩把康氏救出來,沒想到王縣令因為康氏的話,再也不敢收二百兩銀子。
怕的是康氏出來後胡言亂語,把他賣出去,因為二百兩銀子丟官豈不是傻子,貪贓枉法也得有分寸,這樣卸磨殺驢的人家他是決定少牽連,所以康氏是沒有指望出來了。
扈老歪也恨康氏的不配合,一句話就壞了事。
也沒有想到王縣令這樣決絕,跟銀子過不去。
早知道她也不會分家把銀子給了康氏那個沒有兒子的媳婦兒。
扈老歪那個涼薄的心這個後悔,可是再也要不回來了。
想反悔已經晚了,族老族長村長沒有一個向著他的。
扈金鈺成了村長的兒媳婦,扈金鈺帶了那麼多嫁妝,村長豈會容許他反悔,分家已成定局,梁氏那麼厲害了,豈容他搓圓捏扁?
扈老歪拐了腿走路都費勁,是他的大兒子給他軋的,可是他還是向著兒子的,認為銀子讓梁氏得了去,就是偏了外人,給孫女做了陪嫁,哪有給孫子不冤!
這不是都把銀子冤枉沒了嗎?大房子也拿他當了仇人。
一千多兩銀子給三個丫頭瓜分了,真是讓他氣死的節奏。
梁氏就是一個招人兒恨的,扈老歪更恨上樑氏。
在兩個兒媳婦和扈天美的慫恿下找到梁氏,要給扈金蟬招贅扈天美的那個瘸腿兒子。
“老三媳婦!肥水不流外人田,這是親上加親,我們的銀子怎麼能都給外人,早知道你這樣行事,我是不會分家的。”扈老歪說的話讓梁氏這個老實人也是憤慨了。
什麼肥水不流外人田,什麼銀子給了外人?
梁氏不由憤怒:“公公,你怎麼越活越糊塗!我女兒嫁的人家是外人,你女兒嫁的人家就不是外人?都是一個道理,你外甥就成了家人?你真是怎麼論的遠近,我們家的什麼都是遠的,你的什麼人就都是血親直近的?”
到了這種程度,扈老歪還來搗亂,讓他的親孫女嫁一個大一輩的瘸子地痞無賴。
他的心眼子怎麼這樣偏?長在咯吱窩了,偏心的喪盡天良,瞪眼坑自己的孫女,跟康氏沒有什麼兩樣!
就是喪心病狂的黑心肝的豺狼。
梁氏軟弱,可不傻,聽明白扈老歪分家是為的什麼,就是為的依了縣令的心要救出康氏。
否則他怎麼會分家?怎麼會捨出銀子?可是人算不如天算,他沒有算透王縣令的脾氣,康氏的一句話讓王縣令提高警惕,當心扈家會過河拆橋,怎麼還要他的銀子。
縣令的判決分家他不接受恐怕自己也得進去。
所以他舍了分家,要康氏轉危為安。
想不到的是他的計劃泡湯,縣令的行為出人意料,致使扈老歪賠了夫人又折兵。
梁氏還是明白這個道理的,扈老歪的計劃沒有實現,會羞惱成怒的,以前他動不得,逐漸會走路了,肯定會反撲,算計,精心策劃,往回裡謀奪這些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