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老二兩家的孩子讀書還有兩家的吃穿,交的二十兩銀子也是不夠,她能吃的糧食是老三一家種的,老三一家沒有吃過夥兒的東西老三交的銀子應該退給梁氏母女。
二十年就是一千兩,梁氏種的糧食這兩家得給糧食折成銀子給梁氏。
二十年吃的糧食兩家得給梁氏四百兩銀子,老頭老太太吃的就免了,扈老歪得給梁氏一千兩,那哥倆一家得掏二百兩。
這樣一算扈老歪比倆兒子還沒有錢了,他的一千五百兩就等縣令三百兩,再給梁氏一千兩,他就只剩二百兩。
扈老歪兩口子心疼壞了,可是寧可坐牢也不給錢。
縣太爺受人賄賂還不給他辦事,可是扈老歪也是不敢說出來,實際他們比招子,藺簫比他們很明白是怎麼回事,可是縣太爺只要不太昧良心,藺簫也不會戳破。
縣太爺就那麼幾兩薪俸,不想點兒找踅摸點錢兒,拿什麼活動升官,水至清則無魚,哪有真正的清官,清官也需要錢。
縣令不會把老頭都得罪死,如果出了貪贓枉法的罵聲,他這個官就到頭了。
讓兩邊都過得去,沒有人狠罵他,才是他的底線,當官要是沒有底線,怎麼也是走不到頭兒的。
藺簫告狀就是要分家,這才是最主要的。
心裡就根據藺簫的要求斷案,藺簫不會不滿意,因為康氏是抗旨和販賣人口定的罪,跟分家沒有關係。
康氏被免了充軍,變成了監禁,這個縣令手段會整死人,給你羅列幾個罪名,慢慢的敲打你,咔嚓光你,還讓你無言以對。
老老實實的降低條件。
都說清官難斷家務事,這個縣令就把這個家務事斷的清清楚楚,因為康氏太欺負人,一文錢都不花在梁氏母女身上,梁氏自己種的糧食,沒有吃夥兒一粒米。
扈家人還沒有一個伸手種地的,所以才分得這樣清。
清官難斷家務事,一個贓官卻斷清了家務事,這個縣令的能力是不一般,藺簫倒很佩服這個人,雖然小貪,卻不誤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還算一個好官吧,人家是沒有敲詐,是扈家人情願出錢免災,藺簫也不是想一下子就把扈家人都整進去,慢慢磋磨他們才是最開心的,讓他們生不如死,才有樂趣,藺簫就是想看他們窮困潦倒,囂張的氣焰被磨光,像落水狗一樣狼狽。
縣令和扈老歪磨了半天牙,扈老歪就是不出錢,縣令也有些羞惱,自己堂堂縣令就說話這樣不頂事?藐視本官。
縣令大聲說道:“你們扈家分家的事我也不管了,聽好了,本縣就此宣判!”
康氏這個死老太太就是應該狠狠地教育,死性不改,心思歹毒,自然也是太自私了,看她吃得一身的肥肉,再看看梁氏母女皮包骨頭,自然做事也是太無天理了,活該她倒黴,扈家這一群沒有一個聰明人,自己受了扈家的賄賂也不會樣樣都包庇她。
梁氏這個人才是最聰明的,自己怎麼判,怎麼改,梁氏一句沒有質疑,這樣的人才是最不好惹的,看她的氣質和神氣怎麼會被欺負呢?
是不是在陰間走了一回明白人逼得太狠了?決心要反擊了,這個梁氏是個最知進退的人,不可藐視她,給自己樹一個無謂的敵人,貪贓枉法可是得有度的,不能被人當了靶子。
縣令讓師爺寫判決書,師爺寫完就給縣令過目,隨後師爺就開念……
“慢著!”扈老歪喊了一聲,他見兒子和媳婦都不言語,這是讓他們的娘蹲十年,他們也不會答應把銀子分給梁氏,這些涼薄的人根本就不管他娘死活。
扈老歪真的氣餒了,他覺得兒子真是白養了,沒有一個為他分憂的,就是盯著幾個錢兒。
他們不知道利害關係,老婆子要是蹲起來,孩子們怎麼還能考科舉?孩子們的前途都完了。
喜歡最佳鹹魚翻身系統請大家收藏:()最佳鹹魚翻身系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