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為秀才守著家業守著女兒,不讓吳家斷香火。”劉青娘再次說出決心。
桓氏氣得暗哼:不嫁?想的美!
吳秀才死了,二十畝地馬上就讓他管上了,以前包租給別人,現在劉青孃的父親劉萬祖把地要回來自己家種,劉青娘也不知道怎麼好,只有依著父親的主意。
兩個鋪子她二哥劉光宇成了東家。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劉青娘已經明白過來,這六年他們是吃到了甜頭,盯上她的產業了吧?
自己就是再嫁也不能把吳家的產業送與孃家,自己還有女兒呢。自己怎麼能幹那樣的傻事,女兒要繼承吳家的香火呢。
自己不能對不起死去的人。
六年,吳家的產業店鋪拿回來幾兩銀子,二十畝水田,一年只給了他們母女口糧,其餘的沒有錢也沒有物,以為她就那麼傻,什麼都不懂了嗎?
六年,她娘問了有一百次吳家的銀錢。她是隱而不說。
又過了幾年她也會察言觀色,也會洞察人心了。
想不到難測的就是人心,這是親孃,對女兒就動這麼多心思。
一次桓氏又沒有說服成功,不由得垂頭喪氣,心裡怨恨頗深。
“你如果不想再嫁,就給秀兒定個婆家,孃家人丁興旺,後生十幾個,哪個都優秀,你可以挑一個,保準秀兒稱心如願。”
桓氏的算盤打好,吳豔秀嫁回劉家,吳家的產業瞬間就變成劉家的。
“娘呀,你這想法兒更錯,姨娘親,姑娘親,姐妹的孩子可以通婚,舅舅的女兒可以嫁給姑姑的兒子,姑姑的女兒可不能嫁給舅舅的兒子,這叫骨血倒流,也叫骨肉還家,這樣的親真的做不得的!”
這一代就是這樣的風俗,親上加親在親近也不能姑姑的女兒嫁舅舅的兒子,出現這樣的事,可以拿亂倫比較,是違背道德的,沒有一個做這樣的親的。
桓氏被問住:“那讓你侄子入贅吧。”
劉青娘呵呵呵的笑起來:“那不是一樣嗎話,換湯不換藥的辦法。”
“入贅改了姓,讓你侄子姓吳。”桓氏靈機妙算。
“改八個姓,他也是我血緣的親侄子,怎麼也改變不了骨血倒流的關係。”
“那怎麼辦?”桓氏有些撓頭,突然蒙醒,一拍大腿:“有了絕妙!”
劉青娘無奈的蹙眉。
“好招兒,你過繼侄子當兒子,給你養老,就把秀兒嫁出去吧!”桓氏想的妙計。
“我不想讓秀兒離開我身邊,我就這麼一個女兒,不想讓他受半點委屈!”劉青娘句句堵桓氏的嘴。
桓氏怒極,面上且不顯:“給秀兒找個好婆家,能受什麼氣?”
劉青娘已經不想說話了,她的娘就是有千萬的對措。
桓氏見劉青娘沉默:“你這是預設了呢?”她想就坡下驢,就此定下這門親。
劉青娘拂袖,她的娘這是欺人太甚!
一家人黏黏糊糊的六年,就是為了那二十畝地,兩個店鋪。
劉青娘不勝煩擾,心裡的怨氣,怒氣集聚一腔。
發洩吧,那是親孃,恭敬吧,恭敬不起,那麼貪心的孃家誰也抗不住。
就這樣多次的擠壓,劉青娘是越被擠越叛逆。
六年了孃家沒有與她翻臉,給她們送吃的喝的,越來越殷勤。
可是劉青娘是越來越瘦,越來越就是不濟,到了吳豔秀八歲的時候,劉青娘竟然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