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出來沒吃幾口,小瓷盆裡是粳米粥,盛粥的小瓷碗兒就那麼一點點兒,瓷盆裡沒有下去多少,二人這是沒有吃幾口飯。
帝后滿臉的沉鬱。
大宮女奉上茶來,擺在帝后二人的眼前,躬身倒退出去。
皇后終於開口:“皇上喝口茶吧,不要上火了。”
皇帝輕嘆一聲:“誰知道太子的脾氣變化無常,怎麼下作到強搶民女了,林玉是國公之女,他竟然強搶人家做妾,他有什麼資格去搶,乾脆就是市井無賴惡徒,比地痞還無恥。”
皇后的身子哆嗦一下兒,皇帝從來沒有這樣貶低過太子,太子雖然不成器,卻是心地醇厚的,如今乾的事荒唐無比。
才娶了那麼多女人,至於急~色的搶人嗎?
以前不成親不成親的鬧騰,後來對林玉動了心,親自去成國公府,已經是他最冒失的行為了。
突然重病,死裡逃生,看性情大改常,安排的女人一個也不推辭,照單簽收。
接受那麼多女人才幾天,就安耐不住胡亂來,已經讓人看不透了,幹出這樣的事,明天早朝一定會被御史參奏,這樣的行徑怎麼堪任儲君,還有八個虎視眈眈的皇子等著呢。
皇后感覺這個兒子是個愁死人的孽。
皇帝的話讓皇后遍體冰寒,皇上已經說的夠難聽了,皇上是不是要廢太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皇后連著打了幾個寒顫。
“皇上,太子是不是燒壞了腦子,掌控不住自己的心了,才會胡鬧,臣妾要好好地管制他,訓誡他祛除雜念,一心向善才對,讓他做一個仁君,皇上您不要擔憂了,臣妾想辦法勸解他不能這樣幹,去給成國公夫人賠禮道歉,皇上放寬心吧。”
皇帝鬱悶的說了句:“皇后盡力吧,以觀後效。”皇帝身心俱疲,與皇后告辭離去,皇后聽了皇帝最後的決定,心思才稍稍的穩定下來。
皇后傷心的掉下了眼淚。
這個兒子太讓她失望了,膽敢搶劫國公女兒,說什麼太子之尊,天下都是皇家的,要一個女人有什麼了不起,君讓臣死,臣就得死。
那些話都是危言聳聽控制百姓和朝臣的口號,君讓臣死,你天天讓臣子去死試試,臣子就不會讓你皇家人死嗎?
那些造反的都是怎麼來的,大堰朝寬待臣子和百姓,才有這樣的天下,沒有反叛,沒有山寨王聚眾鬧事,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國泰民安才能風調雨順。
所以皇帝和皇后希望太子是個仁慈的儲君,等繼承天下也能善待百姓,人心向往,自有天意順遂,江山就可以長長久久太太平平的,天下人心是江山鞏固的基礎。
太子幹出讓百姓離心離德的齷齪勾當,皇后、皇帝的火上大了。
皇后已經訓斥太子一頓,皇后的怒氣還是未熄,太子多年的仁善形象,一次就敗壞完了,不知道他怎麼這樣糊塗,是沒有把儲君之位看重?還是認為儲君就應該為所欲為?
皇后的腦袋暴疼,身子一晃,大宮女趕緊扶住皇后:“娘娘,不要多想了,太子還是最仁善的,不過犯了一次錯,您教訓他他沒有忤逆,怎麼他還是最孝順的,一定會改善失誤,做好儲君的,娘娘就等好吧。”
藺簫聽了皇帝和皇后的話,覺得這帝后都是有正事的,還是不忍心收拾這個齷齪的貨,不能損害太子的身體,還是想法兒提純這個壞人的靈魂吧。
不要他太聰明,能讓皇后掌控是最好的,就是得讓皇后掌控他,一個二傻不奸的儲君,繼承皇位也是一個廢物,皇后仁慈,也是聰明人,只要皇后能掌控住他,與社稷無害,對百姓有利就是好事。
明白了帝后的正當心思,藺簫直奔東宮。
整個東宮燈火通明,宮女太監穿梭,伙房還在爆炒,拎食盒的宮女太監穿梭在伙房到太子寢殿的玉石路上。
藺簫接近太子的餐廳,裡邊鶯聲燕語,都是奉承太子的女人聲:“太子殿下……”嬌滴滴的聲音響起,這就是太子的良娣管家的千金,正在給太子敬酒,太子喝得半酣了。
路上還有拎食盒的宮人在匆忙的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