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女人來說,胡氏是最狠的,藺簫急速的引來系統的電流,天上閃電賊亮的劃過,瞬間雷聲轟鳴,一道火光劈下,幾個行刑的婆子頭髮被燒焦,淒厲的尖叫滾在了地上,院子裡看行刑的下人四散奔逃,鬼哭狼叫,驚破了玄空。
胡氏大驚,抱頭往遠處逃。
丟下四個半死的小丫鬟被綁在凳子上,已經被打昏迷,下人跑淨了。
可是很巧,正好下起雨來。
還是瓢潑的那種,傾盆而下,四個半死的丫環和幾個嚇得半死的行刑婆子,被大雨澆得要半死,雖然天氣不冷,直直的下了一個時辰的暴雨,浸也浸了九成死。
藺簫這樣這樣救了一下四個丫環,至於這個為非作歹的丫環,藺簫可沒有可憐她們把她們收進系統。
沒有人管她們,沒有上藥,就被暴雨拎了一個多時辰,傷口感染,夜裡高燒,在板凳上綁一宿,等到次日就嗚呼哀哉,沒有一點兒氣兒了。
藺簫覺得胡氏太狠絕了,認為她被霹雷嚇得也得把這個丫環救條命。
怎麼會想到這樣做的絕的。
要不就害死鄭長林一家人,她是真狠。
藺簫救了一下兒,是四丫環還是死了。
都是十四五歲的小姑娘,要不都想飛黃騰達,身份卑微真是沒有一點兒人身安全,有權有勢的人可以草菅人命,窮苦人就是貴人的腳下草。
都想爭名奪利就不奇怪了,如果鄭長林一家沒有被謀害,這些個丫環不可能死。
有鄭長林在,胡氏絕不敢隨意打殺人。
胡氏的狠毒還在後頭,天一亮就吩咐奴才們把四個丫環扔去林子裡喂野狗野狼。
連埋葬一下兒都不施捨,讓他們暴屍荒野,狼拉狗拽。
太沒有人性了,這樣的人應該得最慘的報應才對。
胡氏死了愛女,悲痛至極,恨這個恨那個,甚至很鄭秋月是個喪門星,剋死了她的女兒,對身邊伺候的丫環非打即罵,以前看好她的諂媚溜鬚的現在對她也產生了恨意。
三個月沒有月例了,下人都產生了去意,只是胡氏手裡有賣身契,沒有敢逃走的。
跑了,也是逃不出官府的追查,在這裡死靠,已經到了飢寒交迫的地步。
指望月例養家餬口的家人都被幹起來。
府裡的下人怨聲載道,胡氏就吩咐行刑的抓住一個打死一個,非常恐怖的現象在安定侯府上演。
胡氏沒有錢支撐,也不解散下人讓他們另尋生路,她是要將這些下人全部折騰死,也不能讓他們有生路。
胡氏的吃喝還是沒有問題,二十多個鋪子賺的,雖然讓掌櫃摟起不少,可是也不敢讓胡氏已經捱餓,胡氏還要東山再起呢,怎麼能放走這些下人,就是想贖身也是不能放走,就是要一起遭殃。
太子府太子正在用午餐,師爺慌慌忙忙的跑來,師爺出去一會才進大門,就遇到一個七八歲的小男孩兒。
嘴上喊著找師爺,師爺以為這個小孩兒是討飯的,就想給他兩個銅板,可是小孩兒問清楚了他是師爺,就從懷裡掏出一封信,囑咐他務必親手交給太子過目。
其實這個小孩兒是藺簫找的一個小乞丐,給他換了衣服洗了臉,打扮了一下,還挺乾淨利索,給他畫了畫裝,易一下兒容,可不是那個模樣了。
藺簫已經暗探了太子府,認定了誰是太子身邊的師爺。
藺簫牽著小孩子的手把信揣在小孩子懷裡,藺簫是在系統的掩飾下,師爺和侍衛都看不到她,可是太子身邊的師爺,藺簫就讓小孩子把信交給師爺。
預先教好了小孩子怎麼說。隨後藺簫賞給小孩子十個銅錢,小孩子很高興的跑了。
太子看了三行就臉色鐵青,信上說的詳細,太子都沒有懷疑是離間計。
信上的情況跟他在七王府的線人說的沒有二致,只是他的人沒有聽到七王和師爺說的是什麼。
信上說的七王和師爺什麼時辰進的書房,說了多長時間,走時是什麼時辰,說的特別的詳細,一點兒差頭兒沒有,太子不相信還能信什麼。
太子立即和師爺研究。
改了前行的路線和時間,太子也不是弱茬兒,要是弱早就被踢下去了。
太子原定的三天後啟程,夜間就悄無聲息的走了。
太子也有一班人馬,親信也是不少三個時辰就定下了策略,二百人的衛隊減少了一半輕車簡從,銀子都換成了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