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免收農業稅可是大事,朝廷全仗農業稅維持。
減稅三成,農業稅得減多少,這個數目可不小。
皇宮裁人減少國家負擔,皇帝不納妃嬪,皇宮的開支就更少了。
官員的俸祿減三成。
聖旨昭告天下,百姓樂開花。
朝臣極力的反對,因為他們丟了財產還想加五成苛捐雜稅。
他們窮了,就要加大稅務,好貪汙稅銀。
幾十朝臣都不幹了,用辭職威脅。
藺簫給藺湘楠出謀劃策,對抗旨不遵的朝臣殺十個。
藺成功二十萬大軍鎮守京城,這些個朝臣沒有機會反,應該殺雞儆猴,震懾這些老臣,藺簫的話藺湘楠當聖旨,給新皇提一個建議。
什麼後宮不得干政?
新帝就是聽藺湘楠的,誰的話有理消逝城就聽,沒有理的就不理。
這些朝臣為了私利一向對百姓鎮壓盤剝,新帝是關心百姓疾苦的人,他研究高產就是為了百姓,減一年的稅怎麼了?犯罪嗎?
還要給百姓加倍的稅,這才是犯罪,新帝明白他們為什麼這樣幹,就是想往自己腰包揣,因為他們變窮了,沒有錢支護家族的開支,這些人腐化慣了。
湘王的舅舅左相楊程遠,右相窯盟重,他們雖然沒有說話,實際都是他倆蠱惑的鬧事。
新帝下令斬殺楊程遠窯盟重兩族,抄家滅門。
一下子就鎮住了所有的朝臣。
你們不是要罷官跟皇帝示威嘛!乾脆你們就走吧。
新帝問朝臣:“你們誰要辭官回原籍?就到吏部報名吧。”
新帝的話讓朝臣幾乎都要暈厥,真的讓他們走啊!?這個皇帝真是不可思議,這是什麼腦袋?他們都走淨了,你朝堂還能運轉嗎?
有的人膽子夠大,就堵一把,讓皇帝親自請他們就是了。
一串通,一商量,都要去吏部辭官。
最瞧不起皇帝的,對新帝最反對的,竟然積極的報名辭官,他們辭官,真的幹啊!
其餘的人真傻了,不就是威脅新帝嗎?怎麼來真的了,真幹大多數人還是下不了決心的,萬一威脅不住新帝,真的辭了,畢竟完了嗎?白乾十來年還沒有升到願望的職位,這就滾回家了嗎?豈不被鄉里笑話死,也會被人踩死的。
想完了利弊,吏部一下子就靜下來,沒有登記的全都跑了。
那些登記的傻眼了,瞬間就返回,吏部卻不搭理他們,他們要求除去名字,不要辭官了。
吏部將他們攆出去,管你官大官小,都是受吏部管的。
這些人知道後悔了,原是威脅新皇的,怎麼就弄巧成拙,怎麼演戲就成真了。
他們以為新皇不敢辭了他們,怎麼樣想到他們的願望實現了。
十五個人辭官的旨意已經下來,新皇親筆批示的,這些人慾哭無淚,弄假成真,自己給自己挖墳。
腸子都悔青了。
沒有用了,集體給新皇請罪,希望官復原職,新皇避而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