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蓋房子娶媳婦的錢都是父母出,媳婦要的東西很多,行李衣服全都要足了,結婚後沒有什麼負擔,養了孩子婆婆看,餵豬打狗加做飯,婆婆就要伺候兒媳婦。
進門就分家自己過,婆婆娶兒媳婦花幹了錢.都到了媳婦手裡,自己過上了苦日子。
媳婦孃家人來了就要香辣的招待,婆婆只去一個免費保姆的角色,伺候不順心得看兒媳婦的臉色。
沒有閨女的婆婆就是幹苦著,閨女惦著媽是勁頭最大的,有閨女的人逐漸的洋氣起來,好東西閨女會給親媽送過來,是沒有婆婆的份兒,從今往後是姑爺敬丈母孃的時代。
=
養兒子沒有什麼好處在人們的心中逐漸紮根兒,有的父母願意閨女讀書了,培養女兒有了出息,當媽的才洋氣。
人們的思想在轉變著,唯獨張蓮花是固執的坑女兒扶植兒子。
張蓮花如今被洗腦,這個村子最頑固的滅女兒保兒子好前途的張蓮花已經不復存在,那個糊塗的張蓮花再也糊塗不起來了。
張蓮花的腦子想的事情少了,只偏心兒子的思維,已經消失不見了。
不管遲解放怎麼刺激張蓮花對遲愛艾的恨意,張蓮花始終都是淡淡的。
沒有遲解放想要的效果,遲解放不禁大失所望,母親也指望不上了。
想復課,遲子如不同意,張蓮花不支援他。
遲解放鬧的上不上下不下,沒有人支援他了。
最後就尋死覓活的鬧起來,張蓮花也沒有站出來支援他。
最後還是摳出了學費和飯夥,因為家裡沒了起早做飯的,趕不上上學吃飯,遲解放就要住校。
這個家被他鬧得亂糟糟,遲子如只有出錢讓他住校去了。
家裡總算清淨下來,多了也不敢給他,一禮拜回家拿一次錢,離家只有五里地,給他的錢不夠他敗霍。
一個勁兒的加錢漲價。
這個時期的人只有郊區的地方工分分錢多,一兩塊的,最好的地方要兩三塊,像遲子如居住的村子,一天也就是一塊錢的工資。
就像遲愛艾的學校,會過的學生,一個月吃飯也就十塊錢,遲解放只離學校五里地,跑家是很近的。
沒有遲愛艾做飯,自己不會起來做飯嗎?這個養尊處優享受慣了的人,怎麼也不適應自己伺候自己,就是等著伺候的大爺。
按月往食堂交糧票,如果在家吃飯就不用花錢,一個月三十斤糧食才值三塊錢,家裡有鹹菜,園子裡有青菜。
就是費點兒鹹鹽。
他這一住校,可是花十塊錢,第二個月就是十五塊,一個月一個月的往多里要,三個月後就要二十塊錢,二十塊錢就是一個縣裡託修工人的工資。
這個敗家小子,真是一個敗家的,趕上三個住校生的生活費多了。
張蓮花的腦子不好使,這家把錢的就成了遲子如。
第四個月,遲解放已經花到二十八塊,這個就是天文數字,誰家的孩子這樣敗家。
遲子如一個大男人因為錢轉軸了,分紅的日子雖然還有倆月,可是能分多少錢呢。
遲子如只有控制他的錢,一個禮拜就給他三塊錢。
遲解放就開始借錢,一個禮拜就花了八塊錢,一個月四個禮拜,他起碼也要花出去三十塊,正好是一個工人最高的工資,還是賣苦大力的工作,比如扛腳行的。
他這不是去上學了,就是禍害這個家了,到月末來了四個要賬的。
他一個月欠下四十多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