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麼一個女兒,談不上很喜歡,更談不上厭惡,不知是不是年紀太小,不如明歲安活潑好動,規矩是好,但少了父女孺慕之情,他政務忙,見得少,也就難以親近。
李昭訓也是太子妃的人,大郡主在誰那都差不多,明思沒接這話。
“當初李昭訓有孕險些小産過,大郡主算是早産,底子弱些,因此你更得好好養著,生個健健康康的孩子。”裴長淵伸手摸了摸她的腹部,他已經開始期待這個孩子的降生。
明思笑著點頭,“妾身一定會照顧好自個,讓孩子平安。”
東宮雖說妃嬪不多,但這些年,卻只有喜過兩次,太子妃小産,李昭訓也差點小産,早産未必不是被人算計。
宮裡頭暗流湧動,她想保住這個孩子,也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裴長淵心知肚明,宮裡頭的美人個個芙蓉面,私底下卻不知多少蛇蠍心,爭風吃醋,互相加害。
從前不怎麼進後院,便沒怎麼關心,但明思這個孩子,他上了心,絕不能有事。
後院妃嬪們的事,還是得後宮之主來開口。
因此隔日,姚皇後待太子妃來請安時,特意提到。
“明良媛有孕快兩個月了吧?懷相可好?”算起來,明良媛這個孩子也是姚皇後的孫兒,她關心幾句極正常不過。
太子妃哪知道風荷苑的事,隨口敷衍著:“聽說一切都好,勞母後記掛。”
“那就好,你身為太子妃,有責任庇佑東宮妃嬪及子嗣,”姚皇後的語氣一改往常溫和,嚴肅了許多,“東宮遲遲沒有長子,魯王妃又有了身孕,明良媛的孩子不容有失,你可明白?”
太子妃不明白,為何人人都偏心明思那個賤人?
太子喜歡她也就罷了,連姚皇後也這般在意,分明都沒見過明思幾次。
但心裡再不甘,太子妃也得滿口答應下來,“母後放心,兒臣一定好生看顧明良媛。”
姚皇後仍不放心,再度叮囑,“太子妃,你得記住,你是太子正妻,只有太子好了,你才能好。”
先皇後掌管六宮多年,宮裡從未有孩子出事,不知為何她挑選的太子妃卻差得遠了,果真馬有失蹄,人也有看走眼的時候。
“是,兒臣知道。”太子妃怎麼會聽不出來姚皇後是在警告她。
她哪會不明白,太子好了,她這個太子妃才能好。
可是明思好了,她這個太子妃還能好嗎?
仇敵只有一個結局,那就是——你死我活。
生了心魔的人,無論如何勸誡,都回不了頭。
午後,萬良娣單獨來到正賢堂,自入宮後,萬良娣除去不得已的請安,她很少來正賢堂。
萬良娣不喜歡孫氏,既是因為孫氏搶走了她的太子妃之位,也是因為孫氏的做派她不喜歡,待字閨中時,萬良娣就不怎麼與孫氏接觸,入宮後彼此爭寵,更是沒了可能。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也講究些許緣分。
“妾身給太子妃娘娘請安。”萬良娣屈膝行了禮。
太子妃一派和顏悅色,“萬良娣免禮,來這兒坐吧。”
不似以往見面,太子妃總是坐在她獨一無二的寶座上,這次見萬良娣,特意坐在軟榻,也招呼萬良娣在另一側落座,彷彿卸下高高在上的姿態,願與萬良娣平起平坐。
萬良娣不知道太子妃何意,但面不改色地坐了,太子下令要她協理後院,太子妃絕不可能有看起來這般歡喜。
“本宮叫你來,是想你幫著看看上個月的賬冊,殿下既然讓你協理本宮,本宮也就偷會懶。”太子妃一邊說,一邊吩咐宮人把賬冊搬來。
這些賬冊先前只有太子妃能看,萬良娣頭次接觸,還以為太子妃會像上次那樣,給她安排一些無足輕重的活,沒想到是看賬冊。
只要是懂的,都知道賬冊裡能看出不少門道,輕易不能示人。
萬良娣伸手拿過一本賬冊翻看,“娘娘愛重,妾身不敢推辭。”
“你慢慢看,降香,去小廚房準備些茶點端上來,”太子妃熱絡地吩咐,扭頭又對萬良娣說,“院子裡有個小廚房是方便些,殿下特意賞了明良媛這個恩典,原本你是良娣,也該有的。”
這話挑撥離間的成分太明顯,萬良娣不是傻子,善解人意道:“明良媛有孕,皇嗣為重,妾身倒是用不著。”
即便萬良娣心裡不滿,卻不想在太子妃跟前顯露。
太子妃不動聲色地瞥了對面萬良娣一眼,隨意嘆了句,“是啊,明良媛有孕,殿下可真放在心上,將來她生下孩子,定然要被封為良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