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微家的小院,地上擺了許多東西。
有用竹篾編制的笊籬,還有用棉布做的篩框,長柄杓。
來到竹溪村這些日子,淩峰閑來無事學了一些簡單的木匠活,複雜的做不了,但是一些簡單的方形和圓形框卻不在話下。
唯一複雜一些的是壓榨工具,但這個東西熙微自己就會。
在熙微的指點下,淩峰失敗了兩次之後,終於成功做出了一件成品。
熙微讓蓉娘去溪邊挖了一些黃泥,溪邊的泥沙經過長年累月的水流沖刷,泥沙細膩幹淨,而且還有一定的黏性,最適合來吸附糖漿中的雜質。
這些東西都是接下來要用的。
這段時間,熙微讓江大朗和江二郎兄弟倆在各個村子裡收購牛皮菜。
牛皮菜這種東西附近許多村子裡的人多少都會在各家地裡種一些,雖然都有,但著實不多。
牛皮菜的價格不高,很少有人花錢買,所以定價的時候熙微有些頭疼。
妙書提議將價格定在一文錢三斤。
價格太高,對自己不利。但如果價格太低,村民會覺得賣出去收益不大,不願意賣。
通常村民家裡能有三五百斤的牛皮菜,除了他們喂牲口和自己吃的,至少能餘出一百來斤的牛皮菜。
以一文錢三斤的價格賣出去,就能換四五十文左右的銅錢。
這個價格雖然不算太多,但也能換好幾斤米糧。
江家倆兄弟用這個價格到各個村子裡,每天能收上來兩千牛皮菜。
沒幾天熙微家的院子裡就堆滿了牛皮菜,這時候,所需要的工具也準備妥當。
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
收購牛皮菜是江家兄弟在做。
而種地的事情則交給江福來做。
那一百畝地,二十畝中等田已經按照熙微的安排,全部種上了牛皮菜。
剩下的八十畝因為砂礫太多,江福建議熙微種粟米,雖然收成不會太高,但好歹能收上來一些糧食,不至於把地白白荒蕪。
妙書給了不同的建議,她雖然不懂種地,但是卻知道要因地制宜,既然那八十畝土地貧瘠,不適宜種糧食,倒不如種一些可以在坡地生長的藥材。
這個想法與熙微之前的考量不謀而合。
她買這些下等田,原本就不是為了種糧食。
熙微原計劃將這八十畝地分成不同區域,每一個區域種一種藥材。
想要把藥材種好,除了細心打理,首先就是要找到良種。
在山上的時候,她就已經發現了幾種難得的藥材,如今需要做的是育種,在這期間,那八十畝地也需要好好的養地。
養地的事情,江福最有經驗,根據他的提議,今年第一茬先種上菽豆。
菽豆的根莖能提升土壤的肥力,最適宜養地。
熙微把江家人人盡其用,就連年紀最小的江曉蘭都沒閑著。
一群人在後院搭爐灶,準備明天的事宜。
妙書拿著筆和紙在一旁寫寫畫畫,提前安排明天的事情。
熙微立在旁邊看,三個孩子在身後玩耍。
歲月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