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有海上之盟啊?
大宋怎麼想到要和他們合作的?
現在遼國確實需要合作,雖然目前他們還撐得住,但按照當前形勢,如果大宋派軍過來增援,他們當然是求之不得啊。
對於李良嗣的話,遼國文武百官站在朝堂左右交頭接耳,竊竊私語的聲音此起彼伏。
對他的話產生了震驚和懷疑。
耶律延禧也是一臉不解,內心還是很心動的。
但他不會這麼輕易相信大宋使臣。
“陛下,微臣以為,大宋此次合作不可信!”
蕭奉先第一個站出來提出質疑。
“微臣也是如此認為,大宋已經和金國簽訂海上之盟,根本不可能和我們遼國合作!
且遼國和大宋素來不和,實有矛盾發生,大宋對遼國應該恨之入骨,微臣以為,合作定然有詐。”
遼國的朝臣根本不相信大宋會合作。
目前怎麼看,大宋和金國聯合才最合適。
也有朝臣表示可以合作,相信大宋。
人的想法都是不一樣的。
哪怕是真有詐,也想要試試。
耶律延禧考慮一會兒,神色凝重:“大宋為何要與我遼國合作?大宋使臣,可告知原因嗎?”
耶律延禧需要一個解釋,整個遼國都需要一個合理的理由。
李良嗣之前被派出來,大宋朝堂就針對這個問題考慮過。
他們要和遼國合作攻打金國,理由是趙樞提出金國比遼國可怕。
朝臣們對此說法存疑,直到趙樞順利攻打西夏後,趙樞的能力體現,他的話才有了信服力。
趙樞的目的是消滅金國,遼國。
必須要先和遼國合作,為了給予遼國信任,也要說清楚其中的理由。
總不能說,金國比你遼國強大,所以選擇和遼國合作吧?
“遼國天子,我大宋陛下想要燕雲十六州,才和遼國合作,若是遼國答應,我大宋可以派出十萬大軍過來援助,若是消滅了金國,遼國便將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大宋!”
李良嗣提出了這個。
看起來合乎情理,畢竟人都是向利益看的。
“既如此,大宋和金國合作不是更合適嗎?”蕭奉先。
“不然!”
李良嗣笑道:“我們陛下說了,大宋和遼國乃是相鄰之國,唇亡齒寒的道理,想必諸位都懂,若是金國攻破了遼國,對我大宋會產生威脅,這是我們陛下不願意看到的,所以陛下選擇幫助遼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