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皇長子本身就是太子,他沒犯錯,不能因為其他皇子優秀,就直接更換,到時朝堂阻力大。
蔡京他們也不會同意。
想來想去,宋徽宗決定給趙樞劃分封地。
不錯。
就是封地。
當其他人的封賞到位,該升官的升官,該金銀賞賜的賞賜,一切就緒之後。
宋徽宗坐在龍椅上掃視現場四周朝臣,最後鎖定肅王身上:“樞兒,這次你為大宋得二十三座城池,功不可沒。
朕,決定封賞屬於你的封地,你喜歡哪裡儘管說,朕都準了。”
宋代的王爺是沒有封地的,只有名義上的爵位和自身俸祿,封地是不可能給的。
對於封地,在場的文武百官炸了。
這絕對不是小事。
封地嗎?
趙樞也是有些驚訝。
歷史上也出現過多次藩王之亂,導致家國動亂。
宋朝分封了許多王爺,卻沒有一個謀反的。
因為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是透過兵變奪走了後周恭帝柴宗的天下,故而對地方勢力十分限制。
宋朝的王爺不過是徒有虛名,因為趙光義是弒兄奪位,故而為了後世不再發生這鐘情況,宋朝皇子成年後會被封為王爺。
實際上沒有封地,更沒有任何兵權。
宋朝重用文官,甚至導致在地位上一些大員的權力遠在王爺之上。
不僅如此,宋朝王爺的爵位並非世襲,皇子被封王爺,王爵也是在其身上,王爺的子孫不管是否嫡子,只是將年紀最大的一位封為公爵。
其他的王子們沒有任何爵位,最多也就是允許其入朝為官。
也正是因為這些原因,宋朝才沒有發生過藩王之亂。
如今,宋徽宗要開這個先河?
在場的文武百官能同意嗎?
毫無疑問,王藻第一個站了出來,言辭堅決:“陛下,王爺劃分封地,這萬萬不可!”
王藻將歷朝歷代關於藩王造反的事情描述了出來。
當然,宋太祖的他不敢說。
倒是提出了宋太祖不允許有藩王存在之類的話。
蔡京也是極力反對。
王黼則是目光閃爍,若是以前,他肯定跳了出來,現在他舉棋不定,所以只是不痛不癢的說了幾句,便不在說話。
而梁師成,童貫,李彥他們也沒有說出什麼實際性的站位立場。
由於王藻反對的過於厲害,宋徽宗有些煩躁,他說了一句話:“王愛卿,朕問你,奪取西夏二十三座城池,此功大嗎?”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大,非常大,這樣的事情古今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