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樞回答之後,眾人議論。
覺得也有一定的道理。
不由感覺趙樞分析的很透徹。
水滸中。
宋徽宗看到方臘起義軍發展迅速,實力越來越強大,於是就想招安他們,他下詔稱:
“如能束身自歸,或告言動息,捕致賊黨,並特予免罪,一切不問。同稍有功績,即伏與推賞。”
但方臘的起義軍對宋徽宗下的招安詔書根本不感興趣,方臘繼續率兵攻打杭州城。
而起義軍男女老幼都上戰場,打了五天終於攻下杭州城,方臘一氣之下毀了蔡京父親的墓地。
後來方臘起義軍又連續攻下宋朝幾個重鎮,直到後來朝廷聯合梁山等人一起,才消滅了方臘。
介於趙樞的說辭。
還有他這次戰勝歸來,話語還是很有份量的。
於是宋徽宗道:“那就將方臘等人全部清除,岳飛,這次朕給你五萬大軍,聯合梁山一起消滅方臘,你可以信心?”
岳飛趕緊道:“陛下放心,微臣此次定將方臘一等反賊剷除,為朝廷肅清賊寇!”
“好!”宋徽宗笑了,對於岳飛的信心,是相當的滿意。
岳飛有了功勞,現在說話不會遭受到人的質疑。
蔡京,王黼,趙桓等人沒說什麼。
只是趙桓有些疑惑,趙樞之前主動請命去消滅梁山,如今面對方臘這個功勞,他卻無動於衷。
五弟不想建功立業嗎?難道說他覺得招安梁山就夠了?
和以往不同,這次方臘更危險。
他希望趙樞去,最好不要回來。可偏偏這次趙樞不去了,讓他很失望。
對於這點他是不理解的,一口氣如果再消滅方臘,不是更利於他在朝堂上的影響力嗎?為何將機會交給岳飛呢?
要說岳飛這個少年,還確實有點能力,聽趙樞的口氣,這次岳飛出力很大。
趙桓不理解,他不知道趙樞第一次就是單純為了培養岳飛而已。
如今岳飛都出來了,交給他就行,趙樞沒必要親自去做什麼。
岳飛是忠於朝廷的,趙樞為他保駕護航,岳飛只需要好好發揮才能,他大宋未來可期。
在這點上趙樞表現的完全在於大局上。哪怕岳飛以後不聽他的,只要能為朝廷效力也足夠了。
今日朝堂上的兩件大事都解決了。
第一,封賞回來的趙樞等人,第二就是方臘的事情,將招安的梁山等人派出去。
其實他們就是炮灰,發揮的好就是功勞。看這次平叛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