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有多複雜?”李相白問。
龐妃不說話了。
李相白邀約:“相白恰好要去田地,王爺和公主不妨一道,順帶認籌田地。”
龐妃看著李相白,人猶猶豫豫了起來。
答應的太痛快,不會有什麼的想法?
人總歸還是跟了上去。
西郊書院偏西。
整個均分出來的田地間已經有人忙碌了起來。
最顯眼的就是江白衣和藍小蝶。
人均半畝,說大不大,說小不小,開墾半畝地,對於江白衣、藍小蝶、陳狄青這樣的人來說重在怡情。
以江白衣的修為,舉手投足就能將半畝地給翻個底朝天。
但江白衣就是認真踏實,當自己是農夫。
不能投機取巧呀,否則勝之不武。
結果李相白、龐妃等人看到的一幕就是江白衣在扶犁。
就是李相白在歷史書冊中看到過的曲轅犁。
華國曆史中經過不斷改良之後唐朝出現,設計精巧,專向靈活,一人扶犁,人畜都能拉犁。相互配合,犁地開墾。
江振眉扶犁,拉犁的則是木牛。李相白認認真真的看了一眼木牛。
能變書箱,有百寶箱的功能,能變成鎧甲,是護身神器,能變木牛,即能當坐騎還能犁地,至於其他功能,有待認識。
木牛力大無窮,負責力氣活。
江白衣看似在扶犁,實則在矯正偏差。
犁地有講究呀。
不是說曲轅犁犁地,牲畜拉動,嘩啦啦下去就大功告成,翻出來的地還不是跟鬼剃頭一樣。
江振眉可是神機府精通墨家各項技能的天才,擅長計算。
當日李相白詩詞論境,擺了一個四十五側臉上鏡的姿態,江白衣只是瞄了一眼便得出平地經二十一,週六十三,位經一百二十一尺七寸五分,周天四十五度、四分度之一的精準資料。
親自扶犁,不斷目測計算矯正方向,將指令傳送給木牛。
呈現出來的效果就是曲轅犁翻出來的一道道線條工整筆直,就像丈量了一樣。
江白衣的身後還有甲人。
甲人拿著耙子,地面被犁開,甲人利用耙子將大塊的泥土敲碎,順帶還將青草根莖分揀出來。
分明是勞動,但看著賞心悅目。賞心悅目而且專業。
李相白都有撫掌的衝動。
現場還有已經認籌了田地在開墾的西京書院農家教書先生和學生呀。
鋤地的鋤地,以木牛木馬拉犁的拉犁,各施手段,無一例外認認真真。
正值午間,也不是所有農家先生,農家學生都有修為,看著揮汗如雨的農田勞動者,李相白想到了“鋤禾日當午”這首詩。
喜歡我做古籍修復得天道請大家收藏:()我做古籍修復得天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