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看到張恆懷裡的招財貓時,這名年輕男子愣了下,問道:“不是首飾?”
“我壓根就沒說是首飾啊!”張恆衝他翻了翻眼,“剛才我說的是銀器好不好,誰告訴你們是首飾的?”
等到張恆把招財貓放在地上露出全貌時,所有人都驚呆了,這麼大塊頭的銀器,還是個招財貓,表面更是烏漆墨黑的,很容易讓人懷疑它的真偽。
那年輕男子抱起來掂了掂分量,奇怪的問道:“是純銀的嗎?怎麼看著不太像?”
旁邊有人起鬨道:“這裡有鑑定師,是不是鑑定一下不就知道了麼!”
張恆也不怕他們掉包,果斷同意當場鑑定,等到一名六十多歲的老師傅拿著放大鏡和專業工具鑑定完,給出了肯定的答案時,現場徹底沸騰了。
因為老師傅說了一句話:這東西有些年頭了,應該是晚清時期的商戶私下裡用官銀鑄造的。
又是晚清,又是官銀,這幾個關鍵片語合在一起,讓很多人動心了,尤其是之前挽留張恆的那名年輕男子。
他眼熱的把玩著招財貓,主動問道:“朋友,這貓賣給我怎麼樣,我是做生意的,正好店裡缺個鎮店的寶貝。”
旁邊一個人也說:“小兄弟,這隻招財貓十七斤半對吧?我剛才算了下,按照現在的白銀價格一公斤三千六,大概能賣三萬多點,我出五萬買你的怎樣?”
張恆有點發懵,剛才還被人質疑是廢鐵,忽然就成搶手貨了?本著價高者得的原則,他沒立刻答應,而是笑著解釋道:“這東西是我奶奶傳下來的,原來外面包著一層陶瓷,被我妹不小心磕破以後,才露出了裡面的銀子。”
當然,這就是純屬瞎編了,總不能跟他們說,這玩意兒沒花錢,是買破爛的時候人家回收站送的小禮品吧?
至於有幾個人信,那就隨緣了,反正東西在張恆手裡,賣不賣自己說了算。
先前被擠兌的那女售貨員有點後悔,剛才要是把這東西收了,好歹能賺點提成,可現在被幾個客人高價盯上,再想用白銀價回收怕是無望了。
因此她酸溜溜的說道:“什麼家傳的,這麼髒,說不定是墳裡刨出來的陪葬品呢,要是被人舉報了,當心被警察沒收!”
張恆就看不慣她這種尖酸刻薄勁兒,冷笑著反問道:“這位大姐,你家陪葬用招財貓啊?是不是你家過世的老人躺在棺材裡,還能幫你們這些後輩掙錢?”
此話一出,周圍人都笑噴了,這東西哪怕是偷的搶的,也絕無可能是陪葬品,因為但凡有點腦子的人都知道,招財貓只適合放在店裡,作用就和財神和金蟾一樣,寄託生意人的一種發財願望。
“你!”女售貨員自知說不過張恆,乾脆冷哼一聲不再理會。
先前看中招財貓的年輕男子想了想,大方的說道:“朋友,這招財貓我出十萬,如果你肯賣,我馬上轉賬給你!”
十萬已經不低了,本來張恆只打算把它當白銀賣,現在有人出三倍高價,自然有些心動,畢竟這不是什麼古董,也不是黃金。
眼看周圍沒人加價,張恆便樂呵呵的說道:“成交,不過我只收現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