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呢,林荀腦海中畢竟有成片,不用太多的嘗試,基本上可以一路剪下去。
為了方便一點,林荀特意找了一位剪輯師,剛剛從學徒畢業的剪輯師,戰海紅。
沒錯,找來找去又是林荀的師姐,同樣是畢業於燕京電影學院的。
事實上,這位算得上林荀真正的師姐。
因為電影學院沒有專門的剪輯系,所謂的剪輯系,事實上也就是導演系,不過是電影剪輯放向。
進入燕京電影製片廠以後,戰海紅一直在跟隨老師傅學習,學習剪輯本領。
很多人以為剪輯簡單,想多了!
如果是未來,電影裝置已經完全今日數字化的時代,那麼剪輯的確很簡單。
就看那些個短影片,事實上,也包含了剪輯的東西,可以說人人都能剪輯。
然而在現在,在電影膠片時代,剪輯可是一門技術活,一般人玩不來。
甚至,不少剪輯師都說過,膠片電影的剪輯其實是一門藝術。
這可不是自誇自擂,而是公認的。
戰海紅剛剛從學徒畢業,本事卻是不差,她未來將會參與《雲水謠》等多部電影剪輯,更是國內的一級剪輯師。
這麼說好了,她其實已經參與過多部電影的剪輯工作,只是還沒有獨立剪輯過電影。
這是第一次。
林荀為什麼要找戰海紅,一個新人剪輯師?還不是為了容易說服她。
剪輯師和導演差不多,也是電影製作過程中的創作者,甚至他們還是最終創作者。
說實話,每一位剪輯師和導演一樣,都是腦子裡想法很多。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如果你不加以控制,絕對會朝著一發不可收拾的方向剪輯。
林荀腦海中已經有成片,而且是經歷過驗證的成片,自然不需要冒險。
如果換成一位老牌剪輯師,為了說服剪輯師,估計林荀就得浪費無數口水。
如今換成了戰海紅,想來這位師姐不會過於的反對她。
說白了,容易控制。
至於說林荀為什麼不自己來,不用剪輯師?
剛才已經說過了,膠片電影剪輯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技術,他還沒這本事。
“師姐,你應該已經看過《海邊的琴島》的劇本,還有分鏡頭這些。
我想我們倆應該先溝通一下,定下一個基調,剪輯的時候應該能更順暢。
你也知道,華影方面已經幫我們報名,時間上或許會有些緊張。”
戰海紅第一次主剪一部電影,有些緊張,可也同樣充滿了幹勁。
“林導你放心,對於《海邊的琴島》,我已經有了充分的瞭解。
包括這些鏡頭,我也已經全部看過,大體上我和你的思路一致,我覺得……”
確定了基本的剪輯思路,接下來的工作就很順利,就是把所有分散的鏡頭連線起來。
戰海紅畢竟是新人,凡事都親力親為,每一刀都由他認認真真的剪下來。
國內有這麼多優秀的女性剪輯師,果然是有道理的,非常需要耐心和細緻。
喜歡華娛之二代崛起請大家收藏:()華娛之二代崛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