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林荀的老爸也在其中。
只不過,如今這個年代,真不是拍商業片的好時候,國內電影市場太虛弱!
截止目前為止,國內電影票房排行榜上,單部電影票房破億的,只有4部,除了一部《生死抉擇》,全是外國電影。
去年,國內電影市場票房累計不到9億,這是什麼概念?
沒辦法,電影院太少,觀影人數太少。
國內電影市場,近些年一直呈現一種停滯不前的狀態,全年票房基本上就是八九億。
也正是這個原因,才導致投資人謹慎再謹慎,輕易不敢把錢扔出來。
只有等到《英雄》上映,國內電影市場潛力被髮掘,電影市場第一次蓬勃發展。
2005年的時候,國內電影市場猛漲50,正是得益於《英雄》的票房大賣。
不過,就算是2005年,全國的總票房也不過15億。
所以說,商業片就不用想了,想要賺錢,還是得賣海外版權。
而歐洲和美國,顯然更喜歡國內的文藝片和古裝片。
古裝片投資太大,就不用想了,也就是說,林荀只能拍文藝片。
對於國內第五代、第六代導演的文藝片,老實說,林荀不喜歡。
好吧,其實他壓根沒看過幾部。
想來想去,林荀想到了一部電影,一部純粹探討人生和救贖的電影《海邊的曼徹斯特》。
痛苦過後,生活還要繼續!
這是整部電影的主題,一個男人從痛苦中一點點走出來的故事。
對於演員來說,這是一部非常有挑戰的電影,演的好了,影帝根本不在話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當然,曼徹斯特肯定是不能要了,應該換一個海邊的城市。
林荀比較看好的琴島,琴島的靚麗風景,越發能夠襯托痛苦的悲哀。
至於說演員。
他最看好的是張國榮,只不過,如今的張國榮思想可能已經有了變化。
真要讓他演這部電影,徹底沉浸在痛苦之中,完全走不出來,林荀可不敢想象。
除了張國榮,香江那邊的演員都不適合,那就只能在內地選擇。
內地優秀的男演員很多,可是適合的很少。
要說演技,自然是李雪建老師,只不過呢,年紀上不夠適合。
然後是陳道明,這位的演技也很厲害,不過呢,表演方式不適合。
電影中,男主角有很多痛苦的表演,你要讓陳道明來演,他會怎麼演?
無動於衷的站在那裡,然後透過微表情,透過眼神來表達。
這樣的表演不能說差,可是呢不適合,因為這部電影需要宣洩。
沒有足夠的宣洩,只是一味的收斂,那又該如何走出這段痛苦?
還有那些戲霸演員,也是林荀拒絕的。
如今的他,也就是個小人物,真要和那些戲霸對上,到時候他這個導演估計直接就得被架空。
想來想去,他終於找到一個適合的物件,他燕京電影學院的師兄王志聞。
只不過,以他如今的情況,想要請到王志聞,也不是那麼容易。
喜歡華娛之二代崛起請大家收藏:()華娛之二代崛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