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老師為什麼吃槍藥?
其實很簡單,第一次做導演,心裡壓力很大,稍有不順心,肯定得發洩出來。
只能說林荀倒黴,撞到了槍口上。
至於說懟於老師,林荀想了想,還是算了吧,他沒這個膽子。
看看人家的實力,《愛有來生》講什麼故事?人鬼情未了。
可是看看《愛有來生》這電影,直接標註鬼,稽核竟然過了。
不只是電影劇本的稽核,還有將來的上映前稽核,同樣一刀不砍。
就算是如今的林荀,也沒這個待遇。
所以,他慫的理所應當,慫的光明正大。
“林導,你覺得我這樣拍有問題嗎?是不是可以調整一下?燈光怎麼樣?”
面對讓人應接不暇的問題,林荀也很無奈,於老師這心思也太多了。
說白了,於老師第一次當導演,再加上特別看重《愛有來生》,所以有些焦慮。
“我覺得很不錯。”
“於老師,你是導演,對於電影絕對是最瞭解的那個人,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就成。”
“別那麼不自信,一部電影而已,沒什麼大不了。”
……
林荀也沒想到,他只是打算過來看一看,結果完全成了心理輔導老師。
他很懷疑,如果他沒出現,於老師或許一點問題沒有,就算有,也會被她熬過去。
偏偏因為他的出現,讓於老師緊繃的心態鬆懈下來,就好像有了人撐腰似的。
同時,他也算是知道,為什麼原時空一部這樣的電影,竟然能花四千萬。
除了賬目上有些虛浮,因為沒有足夠專業的監管,很多費用顯得偏高。
然後就是膠片消耗過大。
有時候吧,鏡頭已經拍完了,可是於老師總是不自信,總是不放心。
很多時候,她就會選擇繼續拍,用不同的表演,用不同的表現手法拍。
這鏡頭拍的越多,膠片消耗的越多,資金當然也是水漲船高。
沒辦法,作為電影的監製,他只好履行職責。
除了在現場的時候掌控監視器,在拍攝的的排程上,他也儘量替於老師把關。
甚至,到了後來,他還得每天和於老師一起檢查拍攝好的鏡頭。
如今還是膠片時代,現場的裝置可沒有專門的回放,只能回去檢查。
至於說監視器,螢幕太小,也不是足夠清晰,看的並不是很清楚。
正常來說,監視器只是看鏡頭有沒有穿幫,還有演員的走位有沒有問題?
至於說具體的,比如說演員的表演,還有整個鏡頭的視覺效果,都得使用專業裝置觀看。
通常情況下,當天拍攝的鏡頭都會在當天進行檢查,保證每一個鏡頭的質量。
如果有問題,第二天也好第一時間重拍。
除了檢查鏡頭,還得研究劇本,似乎於老師對於劇本,又有了更多感悟。
孤男寡女共處一室,又要搞研究,又要進行討論,難免磕磕碰碰。
再加上於老師本來就很焦慮,整個人的心神都是緊繃的,情緒已經有些失控。
擦槍走火在所難免。
那是一個晚上,兩人正在房間裡檢查鏡頭,而且是小阿九自殺的戲份。
於老師過於看重這個故事,也過於認同阿九這個人物,甚至有些難以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