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股東都有自己的利益訴求,這可不僅僅是導演的選擇。
一旦確定了導演,說不定還能順手控制整個電影專案。
控制了專案,無論是幕後工作人員,還是演員的挑選,都有了選擇的方向。
別看只是一部電影,其實卻涉及到數千萬,甚至上億米元的資金。
這也是林荀為什麼不願意把公司上市的原因,除了利益被分享,還有一堆破事。
試想一下,如今林荀整天就忙著參與這些爭鬥,結果會如何?
他還能有多少心思放在電影上?
所以說,從胖達影視決定上市那一刻,林荀就決定拋棄了這個公司。
當然,臨走之前肯定要大賺一筆。
“老闆,這些股東實在是太過分了,要不是你回來,還不知道會成什麼樣子。”
史蒂夫卡特雖然也是小股東,可是呢,他根本沒法會這些人對抗。
畢竟,這些人背後站著的不只是公司股東,還有更為龐大的影響力。
至於說這些股東為什麼如此激進?
自然是因為胖達影視帶來的收益,誰又能想到,胖達影視竟然如此被人看好。
雖然只是新公司,可是胖達影視製作的專案,從來還沒有失敗過。
只有賺錢,或者賺更多的錢。
別以為就國內的普通民眾會迷信,老米同樣如此,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股市裡,胖達影視的股票大受歡迎。
甚至,還有那些畢竟出名的股票經紀揚言,胖達影視是被上帝眷顧的股票。
直到出現第一次失利,否則的話,他必然會高歌猛進,不斷竄升。
就在昨天收盤的時候,胖達影視的股價已經來到33.6米金每股。
這個價格,相較於當初的發行價,已經快接近翻倍,要知道,這才過去半年不到。
按照當初高盛公司的計劃,一年之內被股價推升到40米金,似乎看起來並不難。
這也是幾位股東小動作越來越多的原因。
胖達影視的行情太好了,能夠掌控這個公司,意味著的就是更多的收益。
也就是林荀的持股非常高,他和史蒂夫卡特一起,持股接近40。
刨除了市場上的流通股,在股東大會上,這個持股比例超過了一半。
若非如此,估計已經有人對林荀出手。
“好了,儘快把導演確定,這兩個專案不能再耽擱,必須儘快啟動。”
林荀懶得搭理這些破事,他需要的只是時間而已,一兩年時間足夠了。
到時候,這群人愛怎麼玩就怎麼玩。
沒給其他人再摻和的機會,林荀直接確定了兩部續集的導演。
《颶風營救2》的導演是皮埃爾莫瑞爾,《博物館奇妙夜2》的導演是肖恩利維。
兩位都是原時空首部系列片的導演,想來他們的思維都十分符合電影本身。
更何況,還有林荀制定好的劇本框架,總體來說,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林荀雖然不是導演,可是投資人、製片人,還有編劇的身份,完全能夠主導電影。
雖然說有點彆扭,就好像是把人家孩子搶了過來,還被自己打扮了一番。
不過呢,林荀也想的很明白,他需要的只是電影票房,保證電影票房就行。
唉,他還是無可避免的走上資本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