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張志華今年不過三十四歲,正是人生最巔峰的時期。
他當然不想這樣混日子,只可惜,華影內部的專案就這麼多,可謂是僧多粥少。
而讓他給別人打下手,他又不樂意,偏偏他的職務也算不低,這就很尷尬了。
“那張製片有沒有興趣出來幹?”
林荀也沒有繼續挖苦張志華,畢竟他是挖人,而不是挖苦人。
“出來幹?”
對於這件事,老實說,張志華不是沒考慮的,可最終還是放棄了。
離開現在的安穩日子,出來拼死拼活的打拼,這樣的決心沒那麼容易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張志華不缺勇氣,他缺的是信心。
“沒錯,荀遠影視公司,我打算把他發展起來,而不是作為一個皮包公司。
如今,國內的影視行業快速發展,這是一個機遇,千載難逢的機遇。
事實上,許多外國的影視公司正在謀求進入國內,咱們也應該抓住機會才是。”
正比如現在,哥倫比亞投資周星星的電影公司,並且幫助《功夫》海外發現。
還有華納兄弟公司,準備和易達集團合作,共同成立華納易達國際影城。
以及後來,在拍攝《功夫之王》的時候,獅門影業特意選擇了華意兄弟公司。
這些都是外國電影公司謀求進入國內的舉動,只可惜,國內有政策限制。
好萊塢為什麼盯上國內電影市場?
他們這是在做好事嗎?當然不是,因為他們看到了華夏龐大的市場潛力。
在這樣的情況下,國內的影視公司也在大力發展,不斷進步。
對於林荀的邀請,張志華有意外,卻也不是特別的意外。
早在拍攝《海邊的琴島》的時候,他就知道,林荀不是一個純粹的導演。
“林導為什麼選擇我?要知道,以林導的能力,完全可以找更專業的經理人。”
林荀搖搖頭,說道:“電影行業和其他行業不同,專業很重要,可是人脈更重要。
更何況,和張製片之間的合作很愉快,大家也算熟悉,為什麼不能進一步合作?”
喜歡華娛之二代崛起請大家收藏:()華娛之二代崛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