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可以採訪一下你嗎?”
“當然!”
紅毯周圍不少記者,他們自然不會錯過這樣的機會進行採訪。
林荀也很講究,故意朝著幾位華人記者的地方走過去。
說不定,還能讓他們爭取到提問的機會。
“林,獲得了最佳導演的提名,有什麼感想?你對自己有信心嗎?”
“當然是很驚喜,這可是奧斯卡,看看現在,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這裡。
非常感謝諸多評委的肯定,至於說有沒有信心,我當然很有信心坐在臺下鼓掌。
對我來說,這更像是一次鼓勵,雖然我很渴望小金人,不過我也必須要冷靜面對。”
“那你覺得誰有機會獲獎?”
“馬丁斯科塞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還有壓力山大,誰都有可能。”
……
又不是第一天接受採訪,林荀自然是穩紮穩打,很謹慎的開口。
這裡可是米利堅,他必須更加謹慎小心才行,沒必要惹麻煩。
好在林荀雖然很矚目,卻並非最耀眼的那幾位,記者也沒有死抓著不放。
終於,沿著紅毯,他有些感嘆的踏入柯達劇院。
為什麼感嘆?
因為再過幾年,這個柯達劇院也要隨之改名換姓,就和柯達公司差不多。
要知道,為了讓奧斯卡固定在柯達劇院直播,柯達公司花費了數千萬米金。
他們一下子獲得了20年的冠名權,並且作為奧斯卡舉辦的場地。
如今的柯達劇院和柯達公司可謂是意氣風發,誰能想到,幾年之後一切都不一樣了。
稍稍有些感嘆而已,一家巨無霸的公司,如果經營不善都會倒閉,更何況是林荀這個小人物。
所以,他必須堅持抄襲劃掉),搬運原時空的作品,賣出更多的票房。
只有這樣,他才能安安穩穩的過小日子。
不得不說,奧斯卡不愧是奧斯卡,整個盛典的流程非常成熟。
好萊塢領先全世界的,不只是特效和創造,而是整個影視行業的方方面面。
就說這頒獎典禮,無論是從流程規範化,還是籌備上來說,都不是國內電影節能比的。
國內的電影節,一個個向著笑話電影節滑落,拉都拉不起那種。
就說前不久的金鳳獎,不就是這樣,又鬧出了一堆毛病。
果不其然,正如當初京圈說的那樣,林荀可真是一無所獲。
就導演處女作都由方剛亮的《上學路上》獲得,《海邊的琴島》直接被扔了。
倒不是說《上學路上》這部電影不行,方剛亮的導演能力不行。
這部電影,怎麼說呢,標準答案式的華夏文藝片。
還有那個金牛獎,林荀直接沒參與。
為什麼?
因為金牛獎的組委會竟然主動聯絡他,讓他主動些,拍一拍電影節的馬屁。
好吧,也不是主動聯絡,而是透過一些人刻意透露出來的風聲。
那意思很簡單,林荀啊,你看我們金牛獎還是很重視你的,可你得先有所表示啊!
說到底,還是前年的時候,因為金牛獎故意把《海邊的琴島》遺漏,讓他很不爽。
後來接受採訪的時候,他就噴了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