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寶電影公司為什麼要涉足好萊塢?
自然是因為不甘心,他才是倭國最大的影視公司,而不是索尼。
所謂的索尼,也只是透過收購哥倫比亞,成為了世界聞名的電影公司。
然而在倭國,雖然索尼的規模更大,可是在影視行業,沒法和東寶電影公司相比。
而現在,索尼成為了好萊塢巨頭,代表著倭國的影視公司。
這些看在東寶電影公司眼裡,他們自然不是很甘心,甚至有些不服氣。
想當年,東寶電影公司也是闊氣過的。
對於擴軍海外電影事業,東寶電影公司那可是相當的積極。
早在五六十年代,東寶電影公司在紐約、倫敦、巴黎等地便設有辦事處。
那是倭國電影行業最鼎盛的年代,也是東寶電影公司最鼎盛的年代。
那個時候,除了好萊塢的電影公司,又有誰還能做的這一步?
眼看著東寶電影公司將要進一步發展全球化的時候,卻迎來打擊。
因為倭國經濟崩潰的原因,電影行業也受到了巨大的影響,海外事業逐步萎縮。
而近些年來,各國都在大力發展自己的影視行業,市場一步步擴大。
看到這一幕,要說東寶電影公司不眼熱,那絕對是不可能的。
而要實現全球化的目的,那麼好萊塢就是無可避免要踏上的路徑。
還有一個原因,倭國的電影市場畢竟是有限的,東寶電影公司已經佔據了最大的一部分。
這個時候,東寶電影公司想要在擴大市值,都是很不現實的事。
也只有朝著海外發展,這才是唯一的機會。
如何朝著海外發展?
最簡單的莫過於和索尼合作,只不過,索尼似乎對此並不感興趣。
電影行業對於索尼來說,只能算是一部分,甚至都不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他們當初收購哥倫比亞的目的,也只是為了賣自己的電子產品。
如果真的重視,坐擁哥倫比亞和米高梅的索尼,也不可能成為好萊塢巨頭中的墊底存在。
說白了,索尼自己不在乎,好萊塢的電影人也毫不客氣揩油。
而索尼對此卻還不自知。
這樣的情況下,東寶電影公司如何和索尼合作?這壓根不可能。
於是,東寶電影公司只能另闢蹊徑,和好萊塢其它巨頭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