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顏滾求援的急信發出去後,石沉大海,沒有一點的訊息。
有人說:“臣有有一個辦法。”
完顏滾陰鬱道:“說。”
“向南下的西路軍求援,西路軍的卓將軍一直對朝政不滿,他的家人又在中都府,肯定想救。但不經陛下同意就調兵,視同謀反。如果大將軍稱帝繼位,和現在的陛下決裂,卓將軍回來是棄暗投明。”
完顏滾沉思了片刻後,說:“召諸位將軍議事。”
九月十八日,晴。
於允文距離採石磯還有四五里路時,聽到沉悶的鼓聲陣陣,他心頭一緊,勒馬就往下跳。騎行的時間太長,腿有點麻,一個沒站穩,蹲坐在地上,與他同行的人急喊:“於大人,您沒事吧?”
於允文顧不上理他,手腳並用的從地上爬起來,拉著迎面疾行而來的路人就問:“老伯,前面發生什麼事了?”
“金軍來了,正在渡江,別往前走了,快跑吧!”
於允文撫著額頭,後退了兩步,接著又拉了韁繩準備上馬。腿腳發軟,蹬了兩次馬蹬,沒翻身上去。
與他同行的人叫趙春,是趙渠的本家弟弟,在戶部任主事。看到於允文失魂落魄的樣子,估計他也辦不成啥事了,於是問題:“於大人,我們回去?”正在打仗啊,還勞什麼軍,他們兩個都是書生,去了淨給大家添麻煩。
於允文經過第三次嘗試,終於跨上了馬。穩了穩情緒,堅定地說:“往前走,加快速度。”說完揚起馬鞭,狠狠的抽打了一下馬屁股。疲憊的棗紅大馬吃疼,撒開四蹄瘋了似的往前跑。大約用了一刻鐘就到了採石磯。
於允文鬆了口氣,金軍還沒渡江嘛!
但是局面是一團糟,他拉著問了三個人,也沒找到主將。兵勇們士氣極為低落,有的垂頭喪氣地在路邊坐著,有的則在整理東西。
這是要跑嗎?
問到第五個人的時候,有個自稱是馮校尉的人,把他們領到了江邊,遠遠的就朝一個叉著腰向對岸觀望的人喊:“李將軍,京城來人了。”
被稱為李將軍的人,是李來富,南粵人,吏部李尚書的哥哥。趙瑗把他從一個土財主變成了知府,又從知府變成了壯武將軍,領著他手下的一幫人,來守採石磯。
對面彩旗招展,戰鼓咚咚。
由於隔的距離太遠,看不清有多少人,也不知道他們在幹什麼。
敗是肯定的了,就看對方要不要他的腦袋。
李將軍不怕死,所以他沒想過棄關逃走,但自己不怕死,不能連累別人。是以,一聽到對面的鼓聲,他也沒發命令,大家想怎樣就怎樣吧。朝廷都放棄這個關口了,就憑他和他屬下的五萬兵馬,根本不頂用。
聽說六十萬大軍呢,渡江過來,踩都把他們踩死。
就是可惜了前期那麼長時間的準備,還是大皇子親自督促著建的關隘。
但是要放棄,不等於不想打仗。李將軍聽到京城來人了,以為是援軍來了,驚喜的轉身:“來了多少人?”
馮校尉不知道是什麼心理,開心地大聲喊:“兩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