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居然記得我。”
“誰?”
“我妹妹,那時候她才兩歲,居然記得我。記得我穿的什麼顏色的衣服,還記得我大哭。”
原以為家裡只剩下了他一個人,原以為十五年前的生活,是上輩子的事,跟現在沒了絲毫的關係。
突然的有一個人出現了,那人還記得自己。彷彿原來的自己,又活過來了一樣。
於允文走後,趙瑗問郭思謹,他們都聊了些什麼。
郭思謹笑嘻嘻地說:“不告訴你。”
趙瑗又有些煩於允文了。因為他,娘子居然有自己的秘密。說什麼話,不能讓他知道?還非要關起門來,兩個人悄悄地說。
那怎麼能行,她的一切都是他的,每個地方都要讓他了解,包括心裡的各個角落,都要亮堂堂地向他敞開。
整個下午,趙瑗都在拐彎抹角的打聽他們究竟說了什麼。晚上躺在床上,想到郭思謹說於允文抱著她去看噴火,心裡更不是滋味了。
抱就抱了,她還清楚的記得。
於允文若是個普通人還罷,偏偏那麼出色。
戲文裡大多是才子佳人的故事。什麼窮書生趕考遇著大家小姐了,狀元郎與公主喜結連理了。
窮,狀元。這兩個詞連在一起,就能給人無盡的暇想。依靠自己的能力站在朝堂上,那是何等的風光。
趙瑗有些後悔,科考的時候,他應該也混在學子裡面。若是自己參加了,還有他們什麼事?絕對是遙遙領先的第一。
想到自己得第一後,大家會怎麼議論,趙瑗又喪氣了。肯定會說,他得第一是正常,天下最好的三個老師都是他的老師;或者會說,他提前知道考題;更或者會說皇帝偏心照顧。
這麼一想,好像是他把事情多麼好,都是正常。做不好,才不正常。
曾經沒有考慮過的問題,突然的就如一座蒼茫的大山一樣聳立在他的面前,卻又無論如何都邁不過去。
他不能讓自己變窮啊!出身是改變不了的。
此時趙瑗才意識到,他在意他娘子的想法,遠遠的超出了在意皇帝對他的看法。
他希望自己在她心裡是獨一無二的,無論長相、才能還是性格,都是旁人遠遠所不能及的。如此以來,自己才會吸引她全部的目光。她就不會去欣賞別人。
突然冒出來了個抱過她的哥哥,還是閃亮登場。
趙瑗很鬱悶,捏著郭思謹的臉蛋,甕聲甕氣地說:“於允文是你哥,一日為兄,終身兄。”
“嗯。”
“不能對他有別的想法。”
“什麼?”
“就是他是你親哥。”
本來就是她的親哥哥呀。郭思謹覺得他莫名其妙,於是問道:“那又怎麼了?”
“你們上午說了什麼?”
郭思謹想到她同於允文說的話,沉默了一會兒,才緩聲道:
“我告訴他,過幾天我會離開杭州,讓他自己以後多保重。”既然說了,就同他講清楚吧,“再有七天就滿月了,我準備等滿月,就離開王府,去尋找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