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不要低估一顆冠軍的心。
這句話放在尼克斯這邊也同樣適用。
隊內的年輕人大多數都沒有嘗過總冠軍的味道,他們對奧布萊恩杯的渴望不輸馬刺這群老球員。
庫裡在賽後主動找到主教練,他申請下一戰延長自己的出場時間。
g3馬刺能贏球純靠延長球星的出場時間,在戰術層面他們並沒有太多改變。
純比球星,尼克斯不輸馬刺。
馬刺三個核心兩個都已經老了,只有帕克正當年,尼克斯的球星全是正值壯年,拼體能、拼出場時間他們絕對不會輸。
贏下一場後,媒體的風向標還是沒變,所有人相信這輪系列賽笑到最後的會是尼克斯。
聖安東尼奧的媒體藉助這場勝利大肆吹噓,他們想透過贏球鼓舞整座城市計程車氣。
g3之後整座城市都陷入狂歡,唯獨一人心情低落,那就是倫納德。
雖然贏球了,但陳炎這場比賽仍然在倫納德頭上砍下了50+。
倫納德再一次被打爆,那種感覺就像是全城在狂歡,只有自己在捱揍。
第四戰還是在聖安東尼奧,老尼爾森召開戰術討論會。
教練組認為這一場必須加強主力球員的出場時間,尤其是陳炎、庫裡和巴蒂爾三人。
陳炎和庫裡是火力的保障,巴蒂爾是尼克斯的外線防守大閘,他的存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吉諾比利或者帕克的發揮。
現在老尼爾森對巴蒂爾的使用方式是這樣的,吉諾比利狀態好就讓他防吉諾比利,如果帕克狀態好,他就讓巴蒂爾去防帕克。
巴蒂爾在老尼爾森這裡就約等於一塊磚,哪裡需要往哪搬。
尼克斯上下已經很明確了,g4是他們的決戰,全隊都有一個共識,如果讓馬刺把總比分追成2比2平,這個系列賽就會變得棘手了起來。
這場比賽對於他們來說是勢在必得。
老尼爾森開局強調透過聯防限制鄧肯的低位進攻,讓球員都收縮到內線。
不過只是開局,老尼爾森知道馬刺外線能力很強,常規賽他們場均三分命中率達到39.3,不能整場比賽放他們三分。
老尼爾森這個戰術是有針對性的,上場比賽馬刺開局就是依靠鄧肯的強攻開啟局面。
當然,如果馬刺一開始三分線外就手感火熱,老尼爾森也會及時調整戰術部署。
尼克斯的防守就那樣了,怎麼調整也不可能靠防守拿下比賽。
老尼爾森強調更多的還是進攻。
還是那句老話,加快轉化速度,尼克斯對上馬刺最大的優勢就是速度和活力。
馬刺不可能整場比賽跟上尼克斯的節奏,那樣即使不被尼克斯打死也會累死。
所以兩個首發內線還是大衛韋斯特和小喬丹搭檔。
這兩人上場有籃板球的保證。
艾爾哈靈頓是可以投三分,也可以在進攻端幫助陳炎拉開空間。
但他籃板球確實太夠嗆了,每場比賽場均只能拿5個左右的籃板,如果讓他上尼克斯連後場籃板都沒有保障,就更別提轉換反擊了。
雙方第五戰很快開打。
att中心依舊座無虛席,主場球迷熱情高漲,上一場勝利讓他們看到了系列賽翻盤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