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雷卡爾特艦隊已經成功逃離,我們也該走了。”
“現在就要走麼?”
“是的,我可不想在這裡多停,這臺戰機使我很不順手。”
玖零咂舌,不順手都能開到這種程度,實在想不通順手得什麼樣。
雷卡爾特潰散部隊已經先後迴歸,與此同時,戈登上將還帶來一條重磅炸彈,重力會對泰坦精靈族戰士構成影響。
銀盟議長得到戈登傳來情報,簡直驚喜交加,誰都沒有想到,泰坦精靈族會懼怕重力,可既然如此,她們侵略人類的目的又是什麼呢?奴役人類意義何在?
因為這件事,銀盟召開一組臨時會議,圍繞泰坦精靈族侵略人類本身展開話題。
有人認為是資源,還有人認為是科技,有的則認為野心。
這些回答顯然站不住腳,議長觀點非常明確,就拿資源來說,人類才掌握多少資源?宇宙這麼大,泰坦精靈族想要資源,可以隨便找啊,為什麼會選擇和人類作戰呢?
不說別的,單從星域開發上講,能開採能已經開採遍了,哪顆星球也不差資源啊。
以地球為例,地球上存有許多淡水,可是,隨便一個行星也能或多或少都能找到淡水,水是人類生命之源,外星人卻未必需要,就算需要,也不可能冒著兩個文明開戰的風險盯著人類這塊兒。
所以,議員提出的第一種理由是不成立的。
其次就是科技,科技就更不切實際了。
眾所周知,人類的主流戰爭工具還是以機甲為主,但是泰坦精靈族卻可憑藉肉身在宇宙中穿梭,當然她們也有攜帶我們還不瞭解的裝備,這證明,對方的文明程度顯然比人類強,科技的發達程度已經更新換代到退去機甲外殼,憑藉肉身,或依靠進化在太空中生存。
這一點上人類絕對不可能辦到,所以對方的發展史顯然要比人類漫長,科技也比人類先進,而且她們一定觀察過人類很長一段時間。
說白了,既然能夠觀察人類,就一定掌握了人類技術,就更不可能為了科技的理由奴役人類。
所以這個觀點,同樣也不成立。
至於野心,或許有點可能,畢竟人類還不瞭解宇宙文明規則,從沒和宇宙文明發生過接觸,基於黑森林法則,對方確實存在為此消滅人類的動機。
可問題也恰恰出現在這個方面,對方顯然只是奴役人類,而不是把人類趕盡殺絕,這一點上毋庸置疑,投降的太空部隊就是先例,除非對方想用這個手段從根本上瓦解人類抵抗。
所以,這也只是可能,而且可能性並不大,我們甚至找不出泰坦精靈族發動進攻的動機是什麼。
但至少,人類已經知道她們怕什麼,她們害怕重力。
也就表示,泰坦精靈族是一個長期生活在宇宙中的漂浮種群。但是,擬態重力只是改變局域面積,想要把它的影響規模挪到太空,卻絕非易事。
換句話講,基於地質,人類能夠實現擬態重力環境,但在失重環境下,沒人嘗試過,而且這樣大的面積根本不可能實現。
要知道,一臺擬態重力器就要耗費無比巨大的錢財,而且有著諸多侷限性,換做太空,侷限只會更大。
所以在收到這條情報後,銀盟方面只是一開始激動,又很快平靜下來,就算你有你太重力也於事無補啊。
不過,基於泰坦精靈族害怕重力,人類軍隊可以考慮放棄太空戰場,直接在地面戰鬥。
到那時,即便泰坦精靈族戰士單兵站力有多了不起,也都會受到重力條件的約束,這是一個天大的發現。
而第二個使雷卡爾特高興的理由,無疑就是克斯奧。
這一點上,沙特從沒指望過各國協助,因為人類是自私的,換做其他勢力,雷卡爾特也同樣會選擇名義上支援,更多以關注為主,前線的戰鬥能打就打,打不過直接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畢竟還沒有到威脅其餘勢力的時刻,所以,這個時候各國看法也都心照不宣,非常統一。
可以說,自從人類走出地球,征服星河的那一天起,相互之間就已經不再一臺戰車,你若死了,人家還可以轉移到另一顆行星居住。
但這件事確實已經牽連到人類,即便如此,各國也只是形式上地出動艦隊,派出支援。
從表面看,聯邦與瓦爾蘭乃至普洛斯是為同盟打先鋒,但說白了,誰還不是為了資源呢?一旦首戰得利,無論聯邦,還是瓦爾蘭與普洛斯,他們甚至要比雷卡爾特更具資源分配話語權。
這一點上雷卡爾特心知肚明,非但如此,它更清楚聯邦為什麼會在雷卡爾特進行軍事補給,而不是跑回他們的馬爾代斯,這幫傢伙還不是打著同盟支援部隊旗號招搖撞騙,能花別人錢絕對不花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