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從私人渠道知曉一些秘聞,連華夏官方對槿安都多有推崇。
據說古董界最是孤傲不群的王中旭私下裡,對槿安也會是贊賞有加。
他不知道緣由,也不想多問,文清孫女的人品不會出錯。
他還需要找其他人?
顧爺爺眼底莫名的欣賞和信任,讓溫槿安有片刻的怔忡。
她戴上手套走到桌前,拿起擺放在最前的那件戰國晚期的龍形玉珮,舉到面前。
“這件龍形玉珮,確切到年份,應該是距今有兩千三百多年戰國晚期的古董。”
她手指翻轉,把龍形玉珮正面對到幾人面前。
“眾所周知,戰國時期雕刻龍體有它的時代特性,戰國時期的龍體一般都以龍脊為最高點,同時也是中心點。”
她手指向龍脊兩端:“從這裡開始向外延展,態勢轉折延伸同步,從外觀看,呈現的是一個類似於“”的形狀,這枚玉佩,是戰國玉器中最典型的器物,古籍對於這種造型有詳細的解說,還有這裡。”
她低頭指向龍體的幾個部位:“龍頭、龍爪還有龍尾上的雕工,用集束陰線勾劃出深淺不一的線條,龍體上採用的椰絲臥蠶紋裝飾,這也是戰國時期的雕刻的特徵之一。”
溫明軒聽的如痴如醉,他與顧兆禹不同,他在古董古籍上是真正沉浸多年,有自己的造詣,甚至已經有了自己的知識體系。
親眼所見、親耳所聞,他才明悟,外人對槿安為何會如此推崇。
這一刻他非常清楚,槿安在古董、古籍上的見識和學識遠遠在他之上。
隨著槿安的娓娓道來,他眼中似有一幅古畫,在自己面前徐徐展開,耳邊是槿安輕靈悅耳的聲音。
“古籍有記載:“漢人琢磨,妙在雙鈎,碾法婉轉流動,細入秋毫,更無疏密不均,交接斷續,儼如遊絲白描,毫無滯跡,這就是描寫戰國晚期關於玉珮的主流線條!”
顧維鈞斜靠著坐在沙發上,他雙腿交疊,眼底閃過欣賞和痴迷。
他一直以為,自己的擇偶物件,只會是與他有同樣價值觀的華人,或者是擁有相同學歷背景的女子。
在沒見到溫槿安之前,對於港圈那些世家千金,他固有的印象就應該是溫家二房那兩位小姐,驕傲世俗!
所有的認知在今天、現在,通通被打破。
老祖宗筆下描寫的翩若驚鴻,婉若遊龍在此時有了具象。
趁著溫槿安喝水的空隙,他側身在顧兆禹耳邊小聲說道:“爺爺,我把槿安娶回家給你當孫媳婦好不好?”
“呵!”
顧兆禹側身上下打量他幾眼:“口氣倒是不小,維鈞,只要你能把槿安娶回家,顧家就是你的。”
“當真?”
顧維鈞立刻放下翹起的右腿,身體坐正,眼底寫著探究。
他爹地是顧家的小兒子,包括他在顧家維字輩中也是行七。
他上面幾位兄長,能力學識兼具,他從未想過越過兄長接管顧家。
對於顧家他當然也有野心,不過是面對現實認命罷了。
面對爺爺的承諾和誘惑,他怎麼可能不心動?
“當真!”
顧兆禹斜睨了他一眼。
“只要你有這個本事,顧家就是你的,哪怕現在立下字據也不無不可。”
說完不再看他,繼續傾聽溫槿安關於另外一件關於春秋晚期那件玉援鳳首銅內戈的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