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那麼久的深厚情誼就這麼簡簡單單的被這兩字輕描淡寫的概括了。
想來紀瑜真的是氣憤到了極點。
“嗯。”
紀瑜略過他,走出門外。
邵子義站在原地,不知道自己的選擇究竟是對還是錯,但是他卻不快樂。
不僅僅是因為計劃沒能夠完全實施,更重要的是他和紀瑜之間多了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
只要他產生跨越的念頭,那麼兩人都會因此受到傷害。
之後的學習生涯中,邵子義總會想法設法的呆在紀瑜的身邊。
但是靠近了他卻也不說一句打擾。
紀瑜也裝作看不見他。
久而久之,班上的人都在揣測兩人之間的關係。
有人說是紀瑜告白失敗了,這才會翻臉不認人。
也有人認為是邵子義惹怒了紀瑜,這才會想法設法的引起她的注意。
不管是那種猜測,紀瑜都略有耳聞。
但是她從來不會做任何的回應,也不會想辦法去終止謠言的源頭。
後來總有熬不住的姑娘跑來問紀瑜他們兩個之間發生的事情,因為事情的真相關乎以及牽扯到背後一系列的賭局。
雖然兩人還是形影相伴,可感覺就是沒有從前親密了。
因為紀瑜對於邵子義的主動關心都會表現出一種不屑和冷漠。
而紀瑜對於她們的提問總是會笑臉相迎,但是給出的答案卻解決不了問題。
“我們一直都是這樣的啊,你若是認為有問題那估計是你的問題。”
從紀瑜這裡撈不到任何好處的好事者把方向對準了邵子義。
她們以為男孩子嘴笨,字裡行間總會透露出些什麼。
可是事實再一次被估算錯了。
對於那些一心只想著打聽小道訊息的人,邵子義回應他們的就只有一個字。
“滾。”
兩人守口如瓶,漸漸的,眾人也在更大的風波中淡忘了這件事情。
而紀瑜和邵子義的關係也在時間推進中逐日調和。
後來的一次公共大課,紀瑜來學校的路上堵車所以沒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