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孵化目標:基因重組改造技術
科技孵化進度:0
目前擁有積分:0。】
方逐溪看著系統面板若有所思,孵化“基因重組改造技術”需要積分並不算太多,但那得是按照科研組的團體孵化模式才可以,如果是個人孵化模式,靠自己看書查資料,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成功孵化呢。
但要啟動團體孵化模式,就必須組建相應的科研組才可以。
惠城實驗室那個軍方教授為主的科研組就別想了,那些教授都是物理方面的專家,自己讓他們去研究基因技術,恐怕會被人認為自己是個傻子了,而且軍方也不可能讓自己亂來搞的。
再說那實驗室的裝置也不是基因工程用的裝置,還得重新蓋一個。
如果自己要求合理,相信軍方會密切配合與大力支援,但如果自己讓這些物理學方面的大牛改行去研究基因工程,恐怕會先送自己去精神病院。
如果自己向上面提出想組建基因工程實驗室會怎麼樣?
估計決策者也會以為自己是瘋了吧,一個研究光刻機和人工智慧的頂尖科學家,突然說要研究生物技術,說出來誰能相信呢?
可行的辦法是自己組建一個研究基因工程的科研隊伍,如果從無到有組建時間方面可能消耗太多,最好是收購一個合適的生物醫學的公司,再高價招聘基因工程學方面的教授專家參加科研。
自己組建的實驗室不需要向其他人交待,到時候自己研究出了成果,就算是再離奇,其他人也只能選擇相信,而不會認為自己瘋了。
這個方案雖好,但投入的資金將會非常巨大,而且短時間內估計是沒有收入的,就靠其他方面的收入支援了。<晶片的銷售依然火爆,銷售的每塊晶片都能為自己帶來資金,應該收入不菲,h集團的智慧手機也會給自己技術使用費,也是個大數目。至於“奇點義肢”雖然銷售火爆,但同時也處於高速發展的投入期,本身也需要投入資金,所以能給自己資金支援應該不多。
嗯,具體的資料還不清楚,看看時間,已經很晚了,就暫時不打擾宋心怡了,明天再通知她組織財務人員盤算一下資金收入支出情況,看能不能支援自己收購生物醫學公司組建基因工程實驗室。
第二天,方逐溪直接去“奇點科技”找到了宋心怡,告知她自己想知道目前收入情況。
原本以為需要等幾天,沒想到宋心怡反手給了他一張報表。
“我們在h集團和華芯國際都派駐有財務組負責監督和統計收入,她們每個星期都會將收支表報公司財務,總公司財務部門會將這些收入聯同‘奇點義肢’的財務情況匯總報我,這是上個星期五的資料。如果你需要精確到今天,我讓財務部門馬上統計。”
“那倒不必,上星期的資料足夠了。”
方逐溪拿起財務報表檢視,h集團目前每個月大概銷售300萬部左右的手機,方逐溪能得到手機利潤的10,平均大概是每臺100元多,也就是說每個月收入能從h集團得到3億多元左右的收入,而華芯國際方面利潤稍微少點,每個月方逐溪能有2億元左右。總共5億多元。
至於‘奇點義肢’每個月的利潤其實不少,也有近1億元,可是需要繼續投入到擴大生產,所以方逐溪吧“奇點義肢”當作是收支平衡,組建基因科學實驗室一般不準備動用這方面的資金。
方逐溪目前還有流動資金大概36億多元,也不知是否足夠,畢竟基因工程這方面的研究已經有點脫離他的認知範圍,必須與相關專業的人員探討一番。
宋心怡在公司還有工作要忙,方逐溪於是自己一個人開車去惠城實驗室。
剛走進實驗室,收到訊息的許虎幾個教授就喜氣洋洋地迎面走了出來。
“成功了!成功了!電池試驗成功了!”
見面第一句話,許虎就向方逐溪報了喜。
田傳宗教授笑道:“方博士,你回來得正好,超級電池專案取得了突破,正需要您牽頭起草科研成果報告呢。”
其實在實驗室剛成立的時候,幾個軍方的物理方向的科研大牛對年輕的方逐溪多少是有點輕視的,可是隨著科研的推進,方逐溪幾乎是獨立推出了神經元連結技術與全固態電池的理論設計資料,就不由的對他極其佩服了。
越是懂得專業知識的人越是明白方逐溪拿出的這些技術資料有多麼牛筆!
許虎繼續介紹著第一次測試的結果。
“根據測試的資料,全固態電池比目前的液態電池綜合效能要強勁10倍以上,單位重量的能量密度非常高!我算了一下,如果現在的新能源換上同等體積的全固態電池,續航能力可以提升50倍!而且充電的速度也快了許多,安全性更是上升不止一個檔次,液態電解質的電池易燃易爆,容易造成安全隱患。固態電解質不易燃燒、不易爆破、無電解液走漏、不會在高溫下發生副反應等,在大電流下工作不會因出現鋰枝晶而刺破隔膜導致短路,不會在高溫下發生副反應,不會因產生氣體而發生燃燒。。”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旁邊的無人戰鬥載具專家廖元瑜教授補充說道:“這還只是初次測試的資料,經過後續不斷最佳化,相信效能還有進一步最佳化的空間。有了這種電池,我們的外骨骼裝甲、無人戰鬥載具這些裝備的戰鬥力將可以提升到不可思議的程度。”
有了新的超級電池,軍方的自主智慧四群“空中蜂群、陸地狼群、海底鯊群、太空星群”等都將自方逐溪推出強級人工智慧以後再一次迎來革命性的改變,可以說已經達到並超出了原來設計的威力,估計很快就可以真正列裝軍隊。
隨著超級電池專案的接近成功,方逐溪被徵召來實驗室的任務也即將完成,或許很快就要離開惠城實驗室基地了。
方逐溪召集實驗室的教授們晚餐聚餐,還開了點酒,權當是慶祝超級電池專案的成功,
大家都明白,這個專案最難的理論已經被方逐溪解決,剩下的只是修修補補的工作,在實際上已經可以宣佈可以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