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跟隨各位教授到來的研究生們並不止20人,加上王雲生和邵環這些本來就在科研組的人,早已超過了系統認可的20人。
因為系統的原因,可以透過各人身上散發出來的能量判斷出各人的酒量,隱隱發出光芒金色的是系統認為比較普通的科研人員,也許只是恰恰符合科研的人群,系統每天提供0~5積分。
發出光芒是紫色的人則是好的級別,每天提供0~20積分;發出黑色的光芒呢,則是資質極好的存在,每天能提供0~70積分。還有一種是彩色資質,是極好的品質,方逐溪暫時還沒發現。
跟隨幾個教授走了一遍,黑色光芒的研究生沒有發現,方逐溪將發現的總共8個紫色的研究生都納入了系統中,另外還有12個則是金色的普通資質人員。
至於剩餘的其他人,雖然實際是在科研組的安排之中,但方逐溪限於系統的限制沒有辦法將其納入系統之中。
吸納完普通的科研組成員,系統面板再次變化。
【科技孵化目標:神經元連結科技
科技孵化進度:0
科研組規模:中型
科研組駐地:惠城駐軍實驗室
科研組人員:2020
副組長:33
田傳宗提供積分速度65天)
謝龍平提供積分速度61天)
歐陽菲提供積分速度60天)
組員: 2020提供積分速度 162 天)
積分獲取速度:348天
目前擁有積分0。】
系統預設沒有像上次微型科研組那樣具體顯示每位組員提供的積分,但如果方逐溪想要看每個人貢獻的積分,只要向系統提出,系統就會為他展示。
看著系統面板的積分積累速度,方逐溪心裡喜滋滋,照這速度不用多久就可以將科技孵化出來,一個月左右就可以了,速度十分驚人,要知道在比較重要的科研組中,一個月的時間,組裡成員甚至連最開始的磨合準備還沒完成呢。
科研組正式開始了工作,廠房式的實驗室裡也開始了緊鑼密鼓研發工作,所有的科研人員都已經就位開始了工作。
對大部分科研人員來說,這裡的科研活動只是繼續他們平時的科研工作,比如外骨骼裝甲團隊依然還是往常那樣尋找更適合的材料,設計更加合理的機械運動和操控方案。
與平時研究差別最大的就是幾個副組長,包括負責神經元系統的研究的歐陽菲以及負責電磁學的田傳宗和資訊學的謝龍平,他們和方逐溪一起深入研究電磁資訊與腦部神經元之間是否可以有效溝通。
這一研究也是科研組最難的一個內容,科研的主要難點都在這裡,但只要突破了這個難點的腦控技術,這次研究就是大有收穫。
方逐溪對幾個副組長道:“大家先說說自己的想法,天馬行空地想想,大家認為如何才能突破目前技術限制?應該向哪個方向投入研究?”
對身有科技孵化系統的方逐溪來說,其實眾人真正的研究水平如何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隻要大家都在研究相關科技,系統就會給予相應的積分。
喜歡學霸之科技孵化系統請大家收藏:()學霸之科技孵化系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