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大概需要多長時間?”
方逐溪估算了一下,“大概5天左右吧,‘清道夫’人工智慧就能培育完成。”
陳飛沉吟片刻,“對這個莓國的人工智慧的存在,方教授您有什麼證據嗎?因為涉及面太廣,採用教授您的建議對社會經濟的影響也很大,如果有充足的證據,上面會更容易作出判斷。”
“直接的證據沒有。不過幾天前一家莓國高校參加的機器人格鬥比賽上,其中一個機器人展現出來的狀態非常吻合這個人工智慧存在的情形,但這個要非常專業的人才能看出來。”
“我相信教授您的判斷,我馬上就報告。”
“好!麻煩您了。”
方逐溪知道目前只能做到這步了,至於上面是否採用自己的建議,就實在是超出自己能力掌控,無論怎麼樣總不報告要好。
陳飛匆匆走了,透過他的特殊途徑上報情況。
方逐溪又開始了他的忙碌工作,這幾天他要在無人戰鬥器具上增加使用了資料牢籠技術的智慧晶片,然後將強級人工智慧移殖進去,作為戰鬥器具的控制核心。
首先選擇改造的是最普遍的小型軍用無人機,那邊新搭建的無人機實驗室就有十來套完整的無人機供他使用。
幾天過去了,陳飛反饋上面採用了方逐溪的建議,現在全國各個系統都在對外宣傳進行網路安全演練,實際是在對資料進行備份,並加強了防禦。
而方逐溪對無人機的改造也取得了初步成果,一套12架次的小型無人飛機都加上了特殊晶片,裡面有科研組新培育出來的強級人工智慧。
無人機實驗室的中間有十分空曠的場地,那原來是h集團一箇舊型號產品的生產車間,現在改作了無人機的試驗場。
方逐溪、陳飛、王雲生與邵環都在試驗場邊,他們面前是一臺無人機發射車,車頂處是一個略向前方仰起的長方體,不知就裡的人會以為這是火箭炮發射車。
其實那長方體上一個個圓孔裡裝的是無人機,而不是火箭炮。
“蜂群”作戰無人機群第一次智慧化試驗開始了。
王雲生是試驗員,他頭上戴著一副特殊頭盔,透過頭盔可以實時掌握無人機群的狀況,並且透過語音等方式向無人機群釋出命令。
無人機發射車前方樹立起了一群密密麻麻的竹竿,竹竿之間的空間非常窄,只有有部分的竹子之間的空間可以容納無人機飛過。
這次試驗是測試強級人工智慧控制的無人機是否可以自行智慧地穿越這片竹林。
喜歡學霸之科技孵化系統請大家收藏:()學霸之科技孵化系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