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時間已經來到了八月份。
灼光科技的技術部門這段時間一直在以智慧門鎖,攝像頭這兩種產品的市場調研結果和自己團隊對於產品的定位進行設計方案的調整。
終於在八月份拿出了讓洛明和容木都滿意的方案。
灼光科技對於圖象識別的技術儲備絕對是領先全國的,所以仝明偉的方案是儘可能的在產品中凸出影象識別演算法。
同時用公司的A大模型訓練了一款語音識別軟體,這樣他們就能得到一款,可以完全和使用者無障礙語音交流的智慧終端——小光音箱。
然後擁有小光這個智慧終端,就能完美聯動灼光科技生產的掃地機器人,攝像頭,智慧門鎖,wf,窗簾等智慧家居了。
現在市場上大家普遍認為智慧互動音箱是未來智慧家居的互動入口和終端,所以仝明偉才把智慧音箱加了進來。
如今灼光的A大模型已經非常成熟了,對灼光科技來說,一款語音識別演算法也用不了多少時間。
只要以公司的A大模型為主,新的語音識別演算法所需要的訓練資料庫,最多一個月就能完成搭建。
按照影象識別演算法的訓練效率,最多9月初,新的語音識別演算法就可以支援語音識別處理了。
確認了後續全智慧家居的發展方案之後,容木開始和一些電器生產廠家進行溝通,希望可以把儘可能多的家電融入到灼光科技的智慧家居體系中。
容木很清楚,既然灼光科技在影象識別和A方面有遠超國內外網際網路公司的技術積累,那灼光科技就應該繼續在影象識別這個賽道深耕,在這項技術上攫取更多的成果,不然等同行們趕了上來,到那個時候灼光科技就失去了先機。
這也是容木去找那些家電廠商談判的主要原因。
而洛明卻沒有在這方面多費心思,他主要的精力還是放在了A大模型上。
網際網路從出現到今天,其實已經經過了無數次的改革換代,同時產生了很多擁有巨量使用者的產品和平臺,幫助人們解決了溝通和資訊交流的難題。
國內有BAT灼光,這四個構建了生態鏈或者正在構建生態鏈的網際網路巨頭,還有美團,滴滴,這類以單一服務做起,一點點擴張的企業。
國外有亞馬遜,谷歌,微軟.等一系列構建了自己生態鏈的網際網路公司。
毫不誇張的說,只要有網路相連,人類可以在任意地方獲取資訊,可以與世界各地的任一同類溝通。
正是因為網路所覆蓋的範圍越來越廣,A和大資料才能應運而生,可以說沒有網際網路,A和大資料也就失去了大部分的存在意義。
所以在洛明看來網際網路和人工智慧的發展是相輔相成的。
這個世界如今只是2016年,前世他穿過來的時候,已經是2023年底了,離2024年沒幾天了,21世紀的前24年裡網際網路給人類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化。
網際網路幫助使用者和企業創造了不小的商業價值。
大資料在廣告和電商領域創造了巨大的價值。
4,5網路的出現豐富了網民們獲取資訊的載體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