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有點東西,最起碼不是扶不起來的那種性格。”
“那就好,最怕的就是那種扶不起來的阿斗了,對了,洛明,我這兒收到了朱導的電影劇本。”
“電影是什麼型別的?”洛明好奇的問道。
“朱導的目標是拍一部能拿到奧斯卡最佳外國語片的電影。”
“這部可以?”
“我不知道啊!光看劇本我感覺是有點東西的。”
“這部劇本主要寫了什麼?”洛明好奇的問道。
“故事說起來並不複雜,就是一個孤兒院長大的幾個孩子相依為命,期間遇到了一些人和事,在一件件小事中展現人性的複雜。”
“走溫情路線?”
“看劇本是這樣的。”
“那我感覺不太行。”
“為什麼啊?”
“想在奧斯卡有所建樹,肯定要對評委們投其所好,還有符合那邊的社會情況,這種電影普通人看了會有共鳴,評委們可不會。
至於說價值觀問題,我只能說那邊一隻動物都比人寶貝,你拍人與人之間的溫情,不如拍一部樓塌了,警察全員出動,最後救出來一隻貓更能引起那邊人的共鳴。”
“有沒有這麼誇張啊!”林淑雯忍不住吐槽道。
“雯雯,你要是信我,不如讓朱導試試我的故事,反正朱導是要凸顯人性的,我這個肯定更能凸顯。”
“你的故事?”林淑雯好奇的問道。
“我覺得凸顯人性靠故事就太沒有意思了,不如靠窮人和富人的對比來凸顯矛盾,我是這麼想的”
洛明把前世看過的一部名為《寄生蟲》的電影說給了林淑雯聽。
《寄生蟲》這部電影是南棒的導演奉俊昊拍的,這部電影不僅僅是在南棒國內,在國際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戛納電影節上獲得了金棕櫚獎不說,甚至還是奧斯卡歷史上第一部非英語片贏得最佳影片獎項的電影,打破了長期以來英語片在這一獎項上的壟斷地位。
《寄生蟲》能成功一方面是zz正確,老米那邊紅脖子和精英階層的矛盾越來越嚴重,《寄生蟲》透過兩家人的對比,展示了不同社會階層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
這種階級對比,就是《寄生蟲》被那邊接受的最大原因。
除此以外,《寄生蟲》能成功還有一個很大因素,那就是導演奉俊昊自己的優秀指導能力。
洛明感覺老朱在這方面也不差,有了相應的劇本,他在港城拍攝這部電影,不說能拿到最佳影片了,拿個最佳外國語片應該是沒問題吧?
而林淑雯在聽完洛明的描述後,沉思片刻道:“洛明,你試著寫一下吧!等你寫完我和朱導說一下。”
“行!不過醜話說在前頭,我可不會寫劇本,最多就是把大概故事寫出來。”
“我知道,你把故事寫出來就行了。”
“好。”洛明立馬答應了下來。
之後的兩天,洛明抽空把《寄生蟲》的故事比較詳細的寫了出來,發給了林淑雯。
林淑雯看完這個故事後,感覺真的挺不錯的,她拿起手機給朱導發了一條訊息:“朱導,看完您的劇本,我突然想起來曾經看過一個朋友寫的故事,我感覺他的故事和您的劇本在要凸顯的主題上有一些相似的地方,您有沒有興趣看看他的故事?”
朱導那邊過了幾分鐘才發來了回覆:“可以啊!伱讓他直接發我郵箱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