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淵笑著搖搖頭:“你也沒問啊。既然這樣,我也沒必要主動說,本來也就是一件普通的事情。難道要說出來,然後等著你崇拜的眼神嗎?”
“哈哈哈......”傑西卡很喜歡簡淵這個性格,說道:“也有道理。我見過太多喜歡在我面前證明自己的人,看多了都煩了。因為你才讓我覺得很不錯,這應該就是你們所說的謙虛。我最討厭膚淺到只看臉的人。”
簡淵糾正道:“喜歡好看的人,也很正常。從遺傳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人發展的本質,就是讓自己的基因流傳下去。所以男性都花心,因為他們骨子裡渴望和更多人發生關係,傳播自己的基因。而女性更會在乎自己的基因能否好好的遺傳下去,所以會關注男性的物質實力。因此,男人喜歡美女,女人喜歡有錢人,這屬於遺傳的天性。只不過規則和法律束縛住了每個人,這就是道德的起源。”
傑西卡歪著頭看向簡淵,問道:“那你覺得,我喜歡什麼人呢?”
簡淵看了看傑西卡,說道:“我懷疑你喜歡我。”
“這麼有自信?”傑西卡笑著問道。
“你跟我說話的時候喜歡歪頭啊。”簡淵說道:“這也是遺傳心理學。在動物的世界裡,歪頭露出脖子是很危險的動作,因為會被猛獸咬斷脖子。人進入文明其實也就幾千年,所以這個潛意識習慣也沒有改掉。所以聊天歪脖子的時候,就代表你很信任眼前的人。”
傑西卡連忙把頭擺正,不過卻大大方方的承認了:“這倒是。那我長得也不醜,你應該喜歡吧?”
“抱歉,我還是覺得......”
“好,我知道了,那就當我沒說過。”傑西卡的態度很鮮明,喜歡就說,不喜歡就結束。這個態度倒是讓簡淵鬆了口氣。
簡淵說道:“其實人的潛意識都是很懶惰的,大腦的思考更是懶惰。所以人們都墨守成規的相信好看的人一定有才華有涵養。如果一個好看的人其實粗俗無禮,這樣的矛盾資訊會讓大腦處理起來很煩躁。所以人們都說,長得好看的人說什麼都對。我的意思是,你的人生絕大多數時候都是順利的,又長得好看,雖然你說的都對,但我配不上你。”
傑西卡撇撇嘴:“別忘了,我可是去你們國家留學過的。這不就是發好人卡嘛,真以為我聽不懂。只不過你的好人卡和別人不一樣,你的好人卡都帶著嚴謹的心理學邏輯,讓人無法反駁。”
簡淵哈哈大笑:“好了,換個別的話題吧。”
“其實我找你,還真的是有一件別的事情。”傑西卡拿出手機,給簡淵看了一段影片。
這是網路上的影片,居然是國外的育兒經,大概內容就是網路上的外國媽媽們互相交流任何培養孩子。
現在的美國家長,都受到行為主義心理學創始者約翰華生的影響。這個約翰就是心理學會的創始人之一。
約翰認為,孩子對母愛的需求源自於對食物的需求,母親和孩子過度親密會阻礙孩子的成長。也就是說嬰兒對目前的依戀,並非是感情,而是一種對營養物質的回報。
這個理論目前受到廣大西方家庭的認同,因為在西方的思想哲學裡,孩子和成年人其實是不同的存在,也就是說嬰兒的等級是低於成年人的。
這個最通俗、最明顯的標誌,就是英語中嬰兒是用“it”來表示。這就相當於中文裡的嬰兒不是“他”或者“她”來形容,而是用“它”來形容。
在西方宗教式的思維眼中,人之所以成為人,是因為有靈魂的存在,而不是有了身體。換句話說有靈魂的身體才是人,沒有靈魂的生物肉體就不是人。靈魂才是主導了人的概念,而靈魂的存在形式又往往被強制性的和人的主觀意識聯絡起來。
亞里士多德區分了動物變為人的階段:vegetativesou植物靈魂)、ania動物)、andfinayhuan人)。所以在發育早期的嬰兒因為沒有主觀意識的存在,並不被當做人看。
再往後,基督教相關的釋義中,嬰兒也是一種基本上低於人的地位存在,比如《猶太法典》中嬰兒地位低於女人,不可因嬰兒而危及到女性生命的內容。在嬰兒夭折率相當高的中世紀,嬰兒基本是量產的。那是人類史上最黑暗的時代。嬰兒沒有主觀意識,所以被視為沒有靈魂的產物,很難被視為完整的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也就是說,嬰兒只會進行無意識的選擇,吃喝拉撒,不存在記憶,不存在理智的思維
當然了,隨著時代的發展,現代西方人已經不這麼看待了。但是這還是影響到了西方人的一些觀念,比如認為嬰兒是沒有感情的,只有本能的生命需求,所以對父母的愛,這個時候是不存在的。只有在成長過程中的接觸,感情在血脈下的維繫日益變深,才會出現親情。
所以約翰的行為實用心理主義,在這方面佔據了主導。廣大的家庭都覺得,滿足嬰兒的物質需求,母親和嬰兒不應該過於親密,這樣對嬰兒的發育有好處。
這就是隔離教育。
因此傑西卡給簡淵看的影片裡,都是類似的內容,隔離母親和嬰兒之間的關聯,讓孩子儘快能達到情感獨立的性格堅強。
看完影片,傑西卡說道:“雖然我也覺得有道理,但還是覺得有些殘忍了。”
簡淵微微皺眉,說道:“有道理嗎?我怎麼感覺......雖然約翰是心理學會的創始人之一,但是對於這個觀點,我不能認同。”
“有什麼想法嗎?”傑西卡問道:“我就是覺得這種教育方式有些殘忍,雖然孩子在這個年齡根本沒有記憶,不存在理智和思想,但看著孩子哭的樣子,還是覺得有些難過。”
簡淵說道:“我現在說什麼都沒有用,這個理論畢竟是約翰提出的,他是美國心理學的奠基人之一,也是心理學會的創始人之一。我現在想顛覆他的理論,靠著語言是不夠的,要拿出證據。最好的辦法,就是做實驗,然後拿出實驗資料證明。”
傑西卡來了興趣:“我能幫到你什麼嗎?”
簡淵想了想,說道:“我已經有一些想法了,但是這個實驗有些殘忍。不過如果能救這麼多無辜孩子的話,有些殘忍的事情,還是要做。”
“你不會打算用孩子做實驗吧?不,絕對不行!你忘了小艾伯特實驗了?”傑西卡心中一緊。
“當然不是用孩子,而是用別的代替,比如......猴子。”簡淵說道:“雖然很殘忍,但如果能挽救更多的孩子,我覺得這個惡人,我可以當。”
傑西卡想了想,說道:“好,我和你一起!”
喜歡我真是心理醫生請大家收藏:()我真是心理醫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