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子欣出不了大院,在周夫人的勸慰下,只得回頭繼續吃飯,不吃白不吃;沉悶的吃完了飯,便嘴巴子一抹,怒氣衝衝的離開。
“哼,周治平,沒你的幫忙,老子一樣能搞定!”出門的時候,他已經決心和周治平絕交了。
朋友是什麼,不就是關鍵時候幫忙的麼,何況你有這個能力。
見死不救,這樣的朋友不要也罷!
連夜趕回京川縣城,在耀東電線廠鬱悶了一夜;第二天一早,他去了縣政府,從縣政府出來,又去公安局,法院,檢察院……各個部門跑了一圈,又給一位律師朋友打了電話,讓他幫忙找一位國內頂尖的刑法律師,代理費不是問題。
最後,他拿出一百萬對王春生說:“帶著錢去受害人家裡,給人家真誠的賠個禮,道個歉,只要對方收了錢,這事就算穩妥了。”
見王春生遲疑不收,又說:“先拿著,以後再還給我也不遲!”
“嗯。”
“以防意外,多帶幾個人去!”
“明白。”
全方位的一番操作下來,事情差不多搞定;王哲過失殺人,未滿十八歲,符合從輕處理的條件,判個七八年就行,明年四月份正式審判。
花了這麼大氣力,原本判個四五年也行的,但這小子必須要好好管教一番,磨磨戾氣;否則,以後還會搞出更大的事。
這事處理的雖然不能算光明磊落,但遇到這種事,這麼做也是人之常情。
忙完了這事,已到了臘月底,原本準備搞的集團十週年慶典晚會也因此泡湯。
他回到帝都四合院,一邊過年,一邊策劃著如何完成明年水泥和混凝土專案35個億產值,以及公司上市的事。
………
改革開放後,隨著國內水泥需求量的日益龐大,吸引了不少國外水泥巨頭的目光。
八十年代,日苯太平洋水泥廠率先進入中國;九十年代,三菱,韓國大宇,法國拉法基,德國海德堡等巨頭紛紛踏足中國市場;透過自建,合資新建,併購,控股等方式進入內地,給國內的水泥行業帶來了巨大的衝擊。
2001年,中國加入to後,水泥行業再迎第二輪外資進入潮,愛爾蘭的crh,葡萄牙的cipro,義大利水泥廠,墨西哥水泥廠等國際巨頭就是這個時候進入的。
比如著名的華新水泥廠,因為缺錢,1993年成為行業第一家上市的企業;1999年瑞士的ci入股26.11,2008年完成a股定向增發後,ci集團股份上升為39.88,成為這家百年老企的實際控制人。
面對這種嚴峻形勢,為了民族水泥產業的生存,不被國外資本團滅,在國家財政支援下,開始了資本集團化發展之路;比如著名的中國建材集團,海螺水泥集團,華潤水泥集團等等,背後都有強大國家資本在支撐。
他們透過兼併,整合國內中小型企業,實現發展壯大之路;二十年後,中國建材和海螺水泥的年營收都超過千億,世界排名首位和第三,名副其實的巨頭。
紅星水泥廠要發展壯大,也必須依靠資本力量,靠雞生蛋,蛋再生雞,雞再生蛋的傳統思路,怕是不行了。
因為這個行業的市場實在太龐大,不比一般製造業,沒有龐大的資本作支撐,根本就玩不大。
這年頭,內地證劵交易所管理很不規範,朱總理曾在一次記者招待會上直言不諱的指出這一點,並說:“只要誰有能力把中國的證卷市場管理好,多少工資我都可以開,國內國外的人才都行!”這是原話。
目前,上市的地點只能選擇香港。
爭取在明年下半年,紅星集團正式登陸港交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