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是這樣說的,“你們也別勸我,我決定要做的事情就一定要做成,田先生是我最仰慕的人,我一定要得到他的接見才肯回去。
放心吧,就借一點地住,不會妨礙你們正常的經營秩序,更不會打擾田老闆工作。”
說完,他便繼續開始研讀西方經濟大哲亞當密斯的《國富論》。
這本書他隨身攜帶,有時間就拿出來讀,讀到會心處,會像一個得到了玩具的孩子一般開懷大笑。
不讀書時,他便盤坐於地,托腮思考問題。
一思考就是好久,紋絲不動,宛如進入到一種深邃無垠的空間裡。
如此標新立異,不同凡俗,令不少人懷疑此人精神狀況可能有嚴重的問題。
眾人勸田子欣敷衍著見他一面,把他打發走;田子欣卻堅持說:“絕對不能開這個頭,好不容易人都快散光了,一旦見了他,明年開春又會有大隊人馬趕過來。”
眾人覺得有道理。
“不過,此人志向堅定,精神可嘉,這樣吧,讓廚房炊事員每到吃飯時給他端一份飯菜去。”
眾人都稱讚他仁義。
…………
眼見又是年底,當務之急是要把明天開春在三峽工程附近開辦分廠的準備工作做好。
田子欣的初步打算是購買一條中型國產生產線給分廠用,國外先進裝置就用來裝配總廠,順便調500人到分廠去;加上燈具廠之前已經調走800人,總廠剩下的近3000人還是有些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畢竟先進機器的使用,節省了不少人工。
待王春生的沙場,碎石廠,石灰廠,以及混凝土廠辦好後,再調一撥人過去。
這樣就差不多了。
十二月二十八日這天,海關那邊的工作人員打來電話,說工廠一批從德國進口的裝置已經到了口岸,讓迅速派人去提貨。
他連忙帶上李東來和關志鵬趕往海關。
三人趕到海關,尋到貨櫃,李關二人登上貨櫃車驗貨,主要是核對有無發漏貨,發錯貨,真正的效能檢驗要組裝完畢,正式開機生產後才能進行。
望著幾十臺貨櫃車裡的德式裝置,他躊躇滿志,雄心勃勃。
這可是一隻價值1.5個億的肥母雞,將來得給老子下幾百億的蛋出來。
李關二人仔細清點完畢,見沒有搞錯的,便辦完了相關手續,安排貨櫃車直接拉回工廠。
回到廠,路過牆邊那頂帳篷;此時天空中正紛紛揚揚的飄著雪花,出於人道主義關懷,田子欣特意望了一眼那位青年。
只見他穿著一件舊羽絨服,盤膝坐在帳篷裡外,手捧《國富論》,旁若無人的一句一句大聲朗誦,身上堆滿了雪花。
漫天雪花中,整個人看起來就如一名正在求道的苦行僧。
仔細一聽,好傢伙,居然是用英文在朗誦。
字正腔圓,發音準確,此人英語水平不俗!
田子欣凝目盯著,待看清了對方真容,頓時呆住了,隨時激動的一拍方向盤,大叫道“哎呀,我道是誰,原來此人竟是馬曉雲,你們怎麼不早跟我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