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麵,付了五毛錢,吳大江提著蛇皮袋出了麵館。
“都回川省一趟了,好歹也要回老家看看爹孃吧,都一年多沒見到二老了。”他喃喃自語。
一路先做大巴,再做中巴,最後坐上一輛三輪車,在坑窪不平,灰塵撲面的鄉間小路上顛簸。
看著生於斯,長於斯的故鄉熱土,他心緒沉鬱,既慚愧又自責,幾欲落淚。
田子欣開出如此誘人的條件,他真的有些動心,能得到對手的賞識,這也是他本人的驕傲。
但他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負,不可能受點挫折就放棄,這輩子他也不想白活。
所有成功者都是常人眼中不可理喻的偏執狂,甚至變態狂。
無論未來會怎樣,田子欣都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對手。
戶戶農房牆面上,都刷著標語廣告,其中最多,最顯眼的是一款豬飼料廣告。
“希望飼料,正宗好飼料,紅遍全中國,走向全世界!
吃一斤希望飼料,你的豬能長兩斤肉。
希望飼料,農民兄弟致富的好幫手。
希望牌飼料,爭做民族飼料先鋒……”
“停車!”
“師傅,停車,快停車!”吳大江看著這些飼料廣告,突然福靈心至,豁然開朗,神經似的跳起來,大喊大叫。
搞的同車的乘客莫名其妙,呆呆看著他。
車還沒停穩,他就跳了下來,提著蛇皮袋發瘋似的朝原路狂奔。
“格老子的,原來是個逃票的,瞧這龜兒子上車時就曉得不對眼哩!”三輪車師傅扭頭,忿忿罵道。
吳大江奮蹄狂奔,先坐中巴,在坐大巴,回到了蓉城,一路打聽,終於來到了仰慕已久的希望大廈門前。
………
1982年.大學畢業的劉永航和另外三兄弟為了脫貧致富,透過變賣手錶,腳踏車等籌資到了1000元,沒寫錯,就是1000元,以過人的膽識辭去公職到農村創業。
四兄弟從孵雞,養鵪鶉開始,完成了1000萬元的原始積累,隨即認準豬飼料在農村的廣闊前景,成立的希望飼料公司。
幾年後,希望飼料的大名響徹全國各地,提起希望飼料可謂是家喻戶曉,童叟皆知。
在很長一段是時間內,差不多將近十幾年,劉氏家族的財富在中國一直是排前幾位,大部分時間都佔據首富的位置。
劉氏家族是整個四川人的驕傲,川人崇拜的財富圖騰。
吳大江是想找劉永航借錢。
只要有足夠的資金,他自信能和田子欣一決高下。
一個一無所有,窮困潦倒的創業者,找成名已久的大佬借錢,先無論能否成功,這份勇氣就可嘉。
但,吳大江自信能說服劉永航。
………
頂著炎炎烈日,他提著蛇皮袋在大廈門口徘徊,餓了就在街邊買塊燒餅啃,渴了就接自來水喝。
他不時抬眼,用朝聖的目光看一下碩大氣派的希望大廈四個紅色大字,彷彿也看到了自己的希望。
此時的希望大廈還不能和後世的摩天大樓相比,但在整個蓉城也算是很氣派的。
劉永航屬於風雲人物,在電視報紙上經常看到,人他是認識的,絕對不會搞錯。
只要對方給自己三分鐘時間,自己一定有把握借到錢。
除非他不在公司,也無妨,自己可以等,沒錢了就在街上打零工都可以,必須要一直等到他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