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讓他賭贏了,只有最後一次賭輸,就再也爬不起來了。
………
田子欣沒有立刻返粵,而是在浙江境內考察。
浙江號稱全國民企最活躍的地方,他們的信念是“不賺錢,毋寧死,賺錢才是王道。”,這是浙江人的賺錢邏輯。
寧波的服裝業;台州的塑膠模具;樂清的工業電氣;溫州的螺絲,拉鍊,紐扣,打火機……
紹興的雨傘;麗水的玩具……一鄉一品,一縣一業;適者生存,而非大者生存。
粵省gdp佔據全國首位,浙江不過前五,但人均gdp不如浙江80;粵西北和珠三角發展水平相差巨大,浙江全境發展則均衡許多。
到2010年左右,浙江相當一部分普通家庭都能隨隨便便拿出幾十萬到上百萬的現金存款出來。
真正做到了藏富於民,這是其他任何地方都沒法比的。
還有一點,粵省民企大都是外地人主導,本地人成功的民企越來越少,因為靠賣地他們就可以活得很好;浙江的民企是本地人主導,外地人有做得成功的,但相對較少。
一路考察,給田子欣感悟最深的是在溫州一個專做螺絲的村子裡的見聞。
當時他走進這個依山傍水,風景秀麗的小村子,只見家家戶戶都蓋著洋樓,門口停著小車,屋裡擺著機器,大人小孩在裡面忙碌,“啪啪啪……”一粒粒螺絲從機器上落下。
村口一家雜貨店門口,他買了一瓶飲料,邊喝邊往屋裡瞅,裡面擺著三臺螺絲機,父親和爺爺在機器邊忙碌,母親在教小孩學算賬。
而看店的就是奶奶。
“兒子,媽媽問你,咱家一天賺500塊,前幾天修電線杆停了三天電,咱家一共損失了多少錢?”
兒子飛快搶答:“1500塊!”
母親拍了一下他腦袋,呵斥:“笨蛋,怎麼是1500塊,賬不是這麼算的,你再仔細算算!”
兒子算了好久,還是說1500塊。
母親氣的臉都紅了,罵他不會算賬,以後怎麼做生意。
小孩委屈的眼淚汪汪,癟著嘴看著她。
父親和爺爺在一旁呵呵笑,自然也不同意小孩的演算法。
奶奶進去勸解,笑道:“他還小,以後就慢慢懂得算賬了。”
田子欣也很納悶,一天500塊,三天明明就是損失了1500塊嘛,可見大人們的表情,明顯不是這樣的。
這大概就是溫州人獨特的算賬方式,也是他們致富的密碼,外人很難窺探到。
自己除了重生前的閱歷,其他方面的道行跟他們比還差得很遠
喜歡重生火紅年代請大家收藏:()重生火紅年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