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也都過了說話的勁頭,大晚上的沒人說話,也可能凌晨了,他們換人開船了說不定。
想到這,他突然覺得換陳石來開船又有些不妥當,畢竟也不只是跟他們船上的人交流,也得跟其他船保持交流。
他們船上的大夥兒習慣了陳石說話慢一點,別人可不習慣,還是得換個人。
他那結巴沒好前,還是隻能老老實實的幹活。
葉耀東在心裡又開始琢磨著人選,在船上的人裡頭想了一圈,才定下來一個40歲左右的親戚,算起來也是表哥。
他娘表姐生的兒子……一表三千里……
關係說複雜,也挺複雜的,他娘阿姨的女兒生的兒子……
說簡單也挺簡單的,反正統稱親戚。
這樣的親戚一籮筐,平常沒來往,有錢了就親親熱熱,都是自己人了。
而且老一輩更能生,五六十年代的口號就是人多力量大。
整個村都是拐著彎的親戚,他爺還是外來人口,要是本地更不得了,周圍的村子都是親戚了。
現在好歹只有半個村子是拐著彎的親戚。
船上現在的一半是20來歲,年輕的,剩下的,30歲到50歲不等。
年輕的一個個不是喊他老大,就是喊他東哥,連帶著那些年紀比他大的,現在有的都順口喊他東哥了。
也就四五十歲,年紀差太多的,人家沒好意思喊出口,還在叫他阿東。
葉耀東覺得,再過幾年,等他四十了,就該有人喊他東叔了。
要是喊他老闆,他也不反對。
他瞎琢磨了一通,等快4點了,底下的貨分揀的還差一些,但也顧不得了,也得起網了。
這一網收上來,太陽大概也差不多要升起來了。
“準備收網了,收網了。”
他拿著喇叭站在舵樓上喊了一聲,底下的工人們也立馬動了起來。
等大家準備好,他就讓他們自己安排收網。
這是第三網了。
今天也是第二天,農曆十八。
底下的工人也有一點經驗了,都有條不紊的進行著收網。
他也沒回到駕駛艙,而是站在甲板上看著,不知道這一網又能收上來哪些貨。
前面兩網都在移動,第二網距離目的地近,收了好多的大小紅魷,他估摸著這一網大概也是魷魚居多,可能會有一些鬼頭刀魚。
畢竟不管是月亮魚還是鬼頭刀魚,又或者是炮彈魚,也都是喜歡以魷魚為食。
只是他猜想,這一網會不會給他捕撈到金槍魚。
金槍魚就值錢了,可不是鬼頭刀魚跟炮彈魚能比的,而且這兩種魚可是金槍魚的半生魚。
昨晚上因為燈光照射,船邊出現了一堆的炮彈魚,後面又遇到鬼頭刀魚,他覺得這一片海域肯定有金槍魚,就是會不會有運氣給他捕到,要是能捕到一網,那怎麼都值了。
葉耀東站在舵樓上往船尾看,一點一點的收上來的漁網裡,還真的有色彩鮮豔的鬼頭刀魚看到,這個魚極好辨認,金槍魚就看不仔細了。
他整個人包的嚴嚴實實,也不覺得冷,站在舵樓上面也耐心的看著。
等漁網都全部收上來後,準備起吊了,太陽也從地平線上爬了上來,黎明破曉。
他才讓他們去船艙裡面,把其他工人都叫起來,5點多了,也差不多得起來替班了,正好貨收上來交給他們。
昨晚上也沒熬太晚,這些熬夜的人才辛苦。
現在正好也要吊集魚袋了,把那個表哥叫上來教一下。
他船上的也都是會開船的,起網放網大多機器裝置也都是會使用,頂多因為這個船大,駕駛艙裡面的東西比較精良,操控的功能較多,個別的需要教一下,說一下功能,指導一下,也算是很簡單的事。
不然也不至於昨天沒有教,這會兒把人叫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