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棉鞋舒服,在自己村子裡,那麼講究幹嘛?
皮鞋硬邦邦又冷冰冰的,哪有棉鞋舒服。
怕騎腳踏車風吹亂他的頭髮,又冷,他這回選擇走路了,邊走邊曬太陽也舒服。
他朝雙手哈了一口氣就交迭伸到袖口裡,穿著棉鞋晃悠悠的往村子裡走。
明明就兩三百米的路,他竟然硬生生走了一個多小時才到村委會。
實在是坐門口曬太陽的村民們太熱情了,大家看到他,要麼拉他說話,要麼給他一把瓜子,一把花生,跟他閒聊來年的賺錢大計。
太過熱情了,每走幾步就有一大幫人圍過來跟他說話,讓他都有些招架不住。
以至於到村委會都快中午了,沒聊幾句就又得回家吃飯,然後等下午再去村委會。
一整天他不是去村委會的路上,就是在回家的路上。
大家也都知道他外面的事辦完了,接下去都會在家裡。
然後從第二天開始,就不停的有親戚上門來了,都是攀關係的。
不管熟的,不熟的,遠的,近的,都喜歡來他們三兄弟這邊,不幹什麼,就坐他們家門口聊天套近乎,拉近關係。
連帶著鄰居們也都喜歡搬著凳子坐在隔壁他大哥二哥家門口,畢竟他這裡圍著院子,也進不來,隔壁一大片空地,也正好聊天,而且又挨他這邊近。
葉耀東吃飯的時候,都忍不住跟他娘吐槽,“看不出來,娘你還是咱們村的地頭蛇,親戚關係還挺強大的,妥妥的大戶啊。”
“幾十年都住這裡,親戚不是多?你爹要不是娶了我,他一個外鄉人早就被欺負了。”
“確實是我爹高攀了。”
他阿嫲也不是本村的,是附近其他村子的,親近的兄弟姐妹早就沒了,下一代不怎麼熟悉的,也都沒怎麼來往。
畢竟那個年代窮,出門又不方便,每天都得上工,走親戚都還得自帶口糧,也都比較少走動。
不過,聽阿清說,他不在家的日子,他們家親戚數量都在攀升,她也是在這一兩年才發現他們家有那麼多的親戚。
葉父沒好氣的說:“一把年紀了,還搞得自己是什麼香餑餑。”
“當年跟你結婚的時候,大家一個個都說我怎麼看上你了……”
“紅豆配綠豆,烏龜配王八。”
“你個老傢伙,你才烏龜王八!”
林秀清趕緊轉移話題,問葉耀東,“你今天去村委會都幹嘛了?”
“沒幹嘛啊,聊聊海帶的養殖情況,順便讓他們給我提名評先進啊,這可是重點,接下去有事沒事我得多找他們聊聊天。”
“有用嗎?你過年都30歲了,還能進共青團?”
“不能,今天問了一下28歲就得退出了,他們以為我都沒28歲,誰讓我長得嫩。”
林秀清略過他的臭美,直接問:“那可以評先進青年?”
“說是可以,現在快過年了,正好要年終彙報工作,說是會把我的名字重點反覆提起,到時候等翻過年,好給我評一個先進青年。”
今天村委會他也沒有白跑,瞭解了一下,他們當地是傾向於年後評先進的。
每年的正月或者二月,又或者五四青年節前後進行此類評選活動。
因為這段時間既是對過去一年工作的總結,也是對新的一年提出新期望的時候。
然後聽說,除了先進青年,還有一個五四青年獎。
他琢磨著該向組織靠攏,就得積極的向組織靠攏,有政策傾斜,也算是一項保護傘,畢竟他現在手頭的錢真的還有點多。
“那還挺好的。”
“他們還讓我提前自己先組織一下,自己有什麼榮譽,給自己多迭加幾道,到時候他們直接套用去申請,這樣能評上的機率大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