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他先把自己的收鮮船廣告打一下。
他是知道的,蝦皮捕撈的收益也巨大,這邊漁場的資源是真的豐富,可不只有四大經濟魚,其他的漁汛一年到頭換著來,也是多得很。
他那條收鮮船,除了隔兩天出來收一趟貨,其他時間就都停靠在碼頭,要是能再攬一些業務那就更好了。
這個他就當死馬當活馬醫吧,反正自己也不需要成本,也不需要虧什麼,就幾句話。
但是人家剛來,要是裡頭沒有收鮮船,或者收不過來,那不就正好是他的機會嗎?
最好是有一個面對面談的機會,他直接把溫市漁業協會副會長的證亮出來給對方的幾個船長瞧,可信度就高了。
正好他們也是溫市的,他就代表官方,自然就有信任度了。
一般漁船也不敢找陌生的收鮮船,害怕人財兩失,他有官方給的證,這就是他的證明,可比外頭隨便找強多了。
他們那船在汛期的時候,肯定也是跟他這船一樣,是能不靠岸就不靠岸,在海上持續打撈收益更高。
那一夥兒船隊在問到確切的資訊後,就又加速往前跑。
葉耀東聽到甚高頻吱啦吱啦響,就先關掉,看著對方遠去。
然後他才走出船艙,衝底下的人喊道:“準備下網了。”
“老大,他們是靠近了問路嗎?”
“對,溫市一個小鎮上的船隊,跑過來捕蝦皮的。”
“啊是啊,颱風前就有看到碼頭上面新鮮的蝦皮還挺多的。”
“接下去會更多,也到汛期了。”
“這裡的錢真好賺啊……到處漁船都跑過來……”
“等靠岸後,咱們也去買點新鮮的蝦皮吃,以前在家都是吃乾的……”
葉耀東沒有再接話,看著漁網已經放下去,就回到駕駛艙裡面繼續枯燥乏味的作業。
出來的這些天,每天帶魚的捕貨量都在增加,他們的收益也越來越可觀了。
相對的,風險也降低了,因為帶魚數量大,其他魚貨因為天氣轉涼,有的回深海了,有的也不夠活躍,數量變少了一些。
他爹來接貨的時候,都說在碼頭上面擺攤的時間也減少了,都能提早賣完回去了,畢竟帶魚都是直接送到廠裡。
近期捕帶魚的船也增加了,貨也變多了,相對來說,其他的雜貨魚蝦變少了,供不應求,自然也變的更好賣了。
國慶後天氣轉涼,他們在海上待的時間也長多了,葉耀東這一趟足足待了12天才回來,期間都是收鮮船去收貨。
他們這一船的船員有一半都是草臺班子,有的還很年輕,太長時間待海上也吃不消,待12天也差不多快到極限了。
其他船上的也一樣,都在硬撐著,通知說返回後,都在那裡歡呼。
錢要賺,但是也要休息。
他也琢磨著,趁這段時間在海上也得多多進行長期捕撈,就當培訓船員了。
不然等他那條貨船改造完成,到時候去海上就不是幾天了,而是長期幾個月在海上。
要是沒有颱風或者是大風大浪的天氣,肯定是不會回來的,那麼大的船在海上捕撈可是大殺器,每一天的收益都巨大。
(我表哥有一條這麼大的漁船,他是專門去釣魚D周圍海域捕撈。前兩天吃飯,聽他聊起,他那條船是二手買過來的,大概300多萬,沒有股東合股,就他一個人所有。)
(他船上14個工人,每個月不說其他,光工人的開支就在十幾萬。從休漁期結束後,8月1號出去,到國慶前幾天因為颱風天才回來。)
(兩個月時間,他那條船捕撈賣了100多萬,扣掉開支大概也能掙個100來萬……)
(啊啊啊啊,真的老掙錢了。)
(但是虧錢的時候也是虧的很厲害的,這個賺錢的是我小表哥,還有一個大表哥,兩年虧了100多萬。)
四條船決定返回後,就在甚高頻裡面聊天,算好時間將網收上來,葉耀東預計在天剛黑到港,此時還是下午。
馬上能回去了,船工們也都打起了精神,趕緊分貨。
只是在漁船行駛一半的時候,葉耀東卻看到有海豚的身影,而且還斷斷續續聽到嘹亮的海豚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