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耀東還沒琢磨好剛到手的船要怎麼安排。
昨天早上賣完貨就找了張仁俗,昨天下午又立即交了定金,昨晚上喝多了把人送走,跟阿光說好錢的事,回去倒頭就睡,都沒有空給他去想。
這會兒坐到駕駛室裡,船都開出去了,他才有真實感,這船已經屬於他了。
上輩子他還只是這種船上面的一個船工,這輩子才幾年啊,他就已經擁有了。
光想想,遙望遠處的大海,他都有些心潮澎湃。
“東子,你這船得在這邊一次性都給改造好,咱們那裡的船哪裡比得上漁場這裡的多,這邊的造船廠肯定也比我們那邊的強。”
“我在碼頭上天天看著一堆的維修工人來來去去,這船這麼大,畢竟是跑深海的,這邊船廠設施應該更齊全一點吧?”
葉耀東搖了一下頭,“不知道啊,只聽說了幾家船廠的大概位置,都沒去瞧過,等轉一圈回到岸上了再說,我手上現在就只剩2000塊錢了。”
“過兩天出去收一波貨,賣了就有錢了。啊對,照我說,你這一條直接改成收鮮船好了,更好賺。”
“那我去哪裡找漁船?收鮮船也得有對接的漁船才能掙錢,沒有的話,我去茫茫深海哪裡找?”
漁船找收鮮船就相對容易,去大的停泊碼頭打聽一下,收鮮船隔個幾天必靠岸。
一條收鮮船可以對接好多條漁船,對收鮮船來說,當然多多益善了,沒有往外推的。
現在這年頭都是漁船求著收鮮船收貨,誰讓貨太多了。等以後,那才是收鮮船求著漁船給貨。
阿光一聽他說的,也覺得很對。
東子的那條收鮮船隔兩天就進賬一大筆是因為有好幾條船,還都是自己人的,他自己也有份。
突然間冒出來這麼大一條船想要搞成收鮮船,他找誰對接啊。
“那你就得搞成大型拖網漁船了?”
“差不多吧。”
他琢磨著等回去後,找他爹的朋友林經業林叔問一下看看,他的那第1條船還是林叔朋友置換下來的。
林叔的朋友是因為要跟人合夥搞30多米的漁船,這個去外海肯定也得有收鮮船收貨,有熟人介紹的話,更靠譜一些。
要是能一塊出海也能安全一點。
到手的這條船他覺得應該是港臺地區產的,或者說這些精良的機器都是進口的。
大概都是用來跑公海運貨的。
去深海,安全是有基礎保障的,但是有相熟的漁船一起,更有個照應,畢竟天有不測風雲。
“這船要是去廠裡改裝,我看個把月也搞不定。”
“肯定的啊,估計都還得排隊,然後一些機器設施配件都不一定有現成的貨,估計都還得訂。反正我現在沒錢也不著急,過年前能給我開回去就行。”
“那三個來月,應該也差不多。”
“嗯,整好一點再開回去,然後具體的出海情況等年後再打算。”
畢竟等他回去也差不多要1月份了,離過年沒多長時間。
船上一些人員安排也不是小事,雖然一些活,技術性的他都能教一下,但是這種船畢竟一出去就是長期待在海上了,沒有大風大浪一般也不輕易靠港,全靠收鮮船收貨補給物資,有的人不能一定能承受得了。
具體的一些人員肯定都得篩選,大部分還是得有經驗的才可以。
這船他還打算再重新噴漆,換個面貌,這才叫改頭換面,到時候即使真的是有主的也認不出來。
這年頭的大船,除了漁業公司的會專門拿來捕撈,有專門的一條龍,一般大船很多都是冒險去公海運貨,賺快錢。
不知道這條船是怎麼失事的,昨天驗船的時候問了一下,海警局也說調查不出來,船上也沒有打架鬥毆的痕跡,只敷衍的說可能是天災也說不定。
葉耀東倒是覺得或許是人禍也說不定,現在海上的緝私船也有很多,而且是針對公海。
至於怎麼躲過被拖回去,那他就不知道了,想要猜也能猜出多種可能。
反正船是好船就行了,其他的也不重要了。
他開著船在海面上逛了一圈,研究了一下駕駛艙裡的各個儀器功能,摸清楚了才返回。
阿光也跑去船上的各個角落參觀了一遍,然後又跑到他身旁喋喋不休的讚歎。
葉耀東嫌他煩,五指頭張開,把他的腦袋推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