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耀東又立即讓人拿一卷尼龍袋到門口去鋪好。
他作坊裡除了魚乾魚露,尼龍袋最佔空間了,因為擔心下雨,他這兩三年斷斷續續準備了很多的尼龍袋。
三輛板車拉了好幾趟,才把曬乾的海帶都拉了過來。
他們也從天亮秤到了天黑,關心這個事的村民們沒誰離開,都餓著肚子看著,總共稱了五噸又620斤出來。
葉耀東立即當場就結算,這也算是給村委們傳遞一個好的訊號。
10620斤算出來賣了743.4塊錢,他當場就讓阿清拿錢給村長。
村民們眼睛都亮了,也都激動。
這才一部分,海里都還有沒收下來的,第1天就能賣這麼多,接下去還有呢。
大家等在這裡看了老半天連飯都沒回家吃,就等收錢的這一刻。
人群都沸騰了,也七嘴八舌了。
“這不得賣個幾千塊?”
“30畝就能賣幾千塊了?也就幾個人幹啊?”
“那我們一家子要是有四五個勞力的話,完全乾得過來啊?幹不過來,頂多請幾天人也廢不了多少錢啊……”
“這也太多了吧?”
“賣這麼多錢~”
“早上阿東就說了,要是明年也豐收,大家都能買得起電視洗衣機了……”
“幹!幹!下半年咱就跟著村委會幹養殖海帶……”
“對對對,我也要跟著學種海帶……”
村幹部們看著村長手裡的錢也都有些激動,真金白銀拿在手裡才能有真實感。
這是成功的最好證明。
村長一臉喜悅,笑的都要合不攏嘴了,但是聽著鄉親們的激動議論,也擔心到時候超不出他們預期,會失望。
那還不如現在降低預期。
“別高興的太早,今天賣的比較多,明天可能就沒有這麼多了。有的今早就幹了,只是累積著晚上一塊賣,明天數量就少了。”
村支書也安撫,“對,怎麼都得把所有的都曬乾了,我們大家算一下總數,才能算得了總的產出,到時候我們肯定會在公告欄貼出來,公佈給大家看。”
“那也不會少,海里都還有,工地上都還曬了那麼大一片,兩三千肯定有的。”
“不要說兩三千了,一家子要是能掙個千把塊都能拼了老命的幹了。”
“是啊,今天這些就能賣700多,已經很多了,比我們幹一年都強了。”
葉耀東也擔心他們期望過大,認真又誠實的說:“大家也不要想的太好了,幹什麼事都有風險,畢竟是靠天吃飯,糧食種在地裡都有欠收的時候,更何況養在海里的。”
“來年咋樣誰都不敢保證,只能說今年確實大豐收,給大家開了一個好頭,增加了咱們全村人的信心。”
“而養殖海帶也適合長久的幹,一年欠收不代表年年都欠收,這也算是咱們村的一條出路,也算是一份希望。”
“鄉親們不用靠著地裡刨食,碼頭零散的幹苦力勉強餬口,養殖海帶總比干其他的好些。”
陳書記也贊同的點點頭,“阿東說的對,一年大豐收,不代表年年都能有這樣的收成,咱們村也是第1次弄,大家要是都看好的話,下半年可以一家出一個勞力,再集體種一年。”
“可以按以前的工分制,先一起幹,也順便學習養殖技術,到時候按勞分配成果,這樣也能降低大家承擔的風險。”
有人附議,歡呼了一下,“這樣好!”
“這樣好,可以學習,也能大家一起平攤風險。”
村長抬起手壓下大家的意見。
“我們也提前商量過了,今年掙的錢扣掉支出的,就拿來當下半年的成本。”
“當然了,要是不夠的話,大家一家一戶湊一點,到時候都按支出的份額分配收穫,不過具體的等到時候再說,還得細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