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耀東現在手頭五個店鋪,一個自個用,一個租出去,還剩三個是新買的,三個現在又拿了一個存放魚乾,現在再拿一個存放魚露。
剩餘的一個,到時候也是得拿來放魚乾,畢竟他打算存個十萬斤,一個店鋪拿來當倉庫哪裡夠用,兩個店鋪都懸,也還好現在算是邊存邊賣,陸陸續續的曬。
手頭現在也沒有十萬斤能存的,實在放不下,家裡也能先放個幾千斤。
“阿東,你這個打算怎麼辦賣?”
“還是跟去年一樣啊,一斤一毛五分錢,醬油瓶拿來也差不多裝個一斤。”
“不是啊,你不是說有好幾噸嗎?這一斤一斤的要賣到什麼時候?我是想說問你要不要直接只批發?”
“都賣,肯定有的人只是想試一下,或者是周圍村子的人也會有需求,零賣也可以,批發也可以。小販批發一缸一缸的批發就算一毛二分錢,像周老闆他們要的多,就一毛錢。”
“但是批發的話,這一口缸要算錢的,要把錢加進去,除非他們自己拿一個缸裝,或者收一個押金,啥時候賣完了,缸拿過來可以繼續裝或者直接退錢。”
這一口缸好幾塊,他可不能賠本。
“那也行。”
“等會我門口貼一張紅紙,寫一下批發零售大量魚露,鹹香可口。順便把批發零售魚乾蝦仁的也寫一張紅紙,把原來那張換下來,都掉色了。”
“對對,不然的話人家都不知道我們有魚露,去年你後面在門口貼著批發零售魚乾蝦仁,那一段時間生意就特別好,吸引了一大批人。”
“這就是廣告牌的效果,不然這麼多店鋪,誰知道誰家賣的什麼,有的人沒空,一個個逛過去,你寫一個廣告貼紙,人家就知道你店裡賣什麼了。”
“留兩缸放車上先不要搬,然後搬個三四個到店鋪裡,不要放這邊倉庫。”葉耀東叮囑了他們一下,繼續搬個幾壇去店鋪。
今天送完一批,明天還得再過來送,等把剛剛那個倉庫填滿了,就把剩下的先放在家裡,啥時候賣出去了部分再送。
第一批預定的兩百個大缸大概也要不了多久就消耗了,等回去後還得繼續再定,畢竟瓦罐廠生產也沒那麼快。
葉耀東把東西都搬好,門口紅紙都貼好後,自己心裡也琢磨了一下,簡單的在心裡做一個安排。
完事後,他又去大舅子的店鋪吃午飯,閒聊了幾句,這個市場是官方扶持的,倒是沒有什麼人鬧事,收保護費什麼的,夫妻倆也充滿了幹勁。
“等放寒假了,再把他們幾個孩子接過來幫忙,你們倆也能有個幫手。”
“是這麼想的,所以也正想問問你下次什麼時候送貨過來,把三個孩子帶上一起送過來。”
“這個簡單,接下去幾天我都有過來送魚露,等我回去問一下看看他們都幾時放假,先接到我那裡待一晚上,第二天再給你們送過來。”
“那大概去你那裡待個兩天,就不想過來了。”
葉耀東笑了。
前段時間聽阿清說,林光遠他們聽到寒假又要去市裡頭幹活後,都哀嚎出聲了。
從一開始滿臉興奮,自己要去市裡了,要進城鍍金了,到後面整個人萎靡不振,後悔不已,哪還有什麼興奮勁,恨不得趕緊回學校去讀書。
說去市裡了,其實自己半步都沒去過市裡,暑假兩個多月,整天就圍著市場裡的店鋪打轉,天沒亮出去,天黑了回村子。
他連村子裡都沒有正經的逛過一圈,一天到晚就在店鋪裡幹活幫忙,午休過後,難得空閒玩了一下,也只在店鋪門口,太苦逼了。
“不這樣辛苦的幹一下活,哪裡知道讀書的幸福?小孩子就得這樣歷練一下,才知道大人賺錢的不容易。”
林向輝也笑著說:“就是說,得讓他知道賺錢有多辛苦,讀書有多幸福,對比之後才知道珍惜,省得天天都不想讀書,別人家孩子想讀書都沒得讀。”
“等家裡的小子放假,我就過去將他們接過來,估計也差不多時間放假。”
簡單的聊了幾句後,飯後他又去跟林父對了一下最近的賬,貨款倒是沒急著拿,他又跟林父說了一下惠美的事,讓他先陪阿光去找個房子。
林父在村子裡住了大半年了,又時不時的去跟村長套近乎,送點小禮土特產,倒是很快融入到村子當中。
反正林向輝也住在村子裡,再對外說是女兒女婿來了,多對夫妻也不會突兀,畢竟兒子兒媳婦都來做生意了,女兒女婿再過來待幾個月也很正常。
最好阿光再找點活幹,顯得更名正言順更正常。
大中午的人也不多,他跟丈母孃在店裡看一下就行。
只不過沒想到,門口的紅紙剛貼出去沒多久,就有人慕名而來。
現在賣魚露的是真不多,這東西本來也不是非有不可,還沒有醬油的售賣面廣,也就只有南方沿海一帶會吃。
基本都是海邊鄉下人家自家做一點,然後親戚之間分一下,誰家拿一點,這東西做的又費勁,又不值錢,做一點點,還不夠費工夫的。
有地方買的話,大多數人也寧願花錢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