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廠長想了想,也沒有把話說死,“可以考慮一下。”
一般老師傅收學徒都還收的自家親戚,手藝人就是靠手藝生活,哪能隨便傳授給外人?他們這種大廠當然更難進,說是當學徒,但是也是有一份工資的,可比給一般師傅當學徒強多了。
都說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給人師傅當學徒可沒那麼容易學到東西,但是去大廠裡面,確是可以真實學到,並且出師後,又能直接留在大廠裡,這不亞於一份鐵飯碗。
“行,那我也回去考慮一下。”
“你明天再過來啊,明天咱們再細說,一趟肯定也不能完全瞭解清楚,要是有什麼細節或者是其他不懂的,你明天再過來,咱們再細說,今天時間太趕了,我也只能給你提供的方案報價,指不定咱們還可以再最佳化一點,價格上再優惠一點。”
“行行行,好好好,30多米的船當然不能草率,多聊幾次方案也正常。你也考慮一下我大侄子過來做工的事,能通融的通融一下……”
葉成海這小子現在看著頑皮了點,但是等長大後還是蠻吃苦耐勞的,反正也不是讀書的料,能找到活,早點提桶進廠也好,總比他以後跑去種紫菜強。
不過現在已經唸到初二了,沒多讀一年,不把初中畢業證拿過來也挺可惜。
或者明天再過來的時候,還能再商量一下,先每個週末過來學習當幫工,不需要給工錢,等初中畢業後再正式提桶進廠。
然後等以後再有學習的機會,再搞個高中畢業證,等過一些年再憑技術去上特殊大學,弄一個大學文憑,到時候就是妥妥的技術人才了。
葉耀東看著外頭天已經黑了,也不多逗留,應和了明天再過來後,就直接上船先走了。
葉父照舊第一時間湊了過來,不是他不想跟下船,而是他得看著船,交給其他船工他沒那麼放心。
“咋說?有沒有便宜一點?”
“便宜是能便宜一點,就是他這個交期比不上市裡的,市裡的可以今年底交,他卻得排到明年中之後了。”
“那也太晚了,要排到明年中的話,那咱們不得耽誤大半年時間不能掙錢嗎?這半年的損失也很大。”
“是這麼個說法,不過我們三兄弟合夥的那條船也是得要明年中才能交,收鮮船早點到手的話,光對接兩條船,掙的也會少一點。”
“那也是掙啊。”
葉耀東點點頭,“等回去再說吧,先開船回去,現在天也黑透了,我們也沒空詳細的細說,等明天再過來再聊一下看看。”
“看看有些裝置啊,或者是其他的一些東西能不能最佳化一下,看看有沒有要改動的,也不是直接一張嘴說一下,立馬就能定下來的。”
“那當然得慎重一點了,這可不是小船,整個村子都不一定能造得出來一條,都得是漁業公司才能造得起的。”
“你說錯了爹,我那第一條拖網漁船就是經業叔介紹的那個朋友那買的,他就是把漁船淘汰了,籌集資金搞30多米的船。”
“那不一樣,人家指不定有一堆的人合夥弄一條船,不然幾萬塊錢誰搞得定啊,你是例外的,你是自己單獨一個人搞。”
阿光在一旁聽了驚訝的道:“東子要單獨搞?不找人合夥啊?”
葉耀東也反應過來,他好像也沒跟阿光說,他要自己單獨搞。
他趕緊道:“是啊,我打算自己搞,反正我資金夠,也不需要找別人合夥。”
“這不是資金的問題,這是風險的問題,多找幾個人合夥也能分攤一下風險,不至於投入太大,承擔的風險太大。”
“我覺得還好,人多意見多,我已經合夥了好幾條的漁船了,每個月算賬都挺麻煩的,收鮮船再搞一個,還要另外再算賬,太麻煩了。”
“不想自己折騰的每一條船都有一堆的股東,然後都要算一堆的賬,這個很讓人頭疼的。自己單獨搞的話,到時候掙多少錢,只要帶回來丟給阿清,讓她算賬,我就不用管了。不然的話,每一條船都得我親自過去算賬,到月底那得忙死。”
阿光想想,也覺得他說的挺有道理的。
“你的船是有點多……”
“對吧,我都還要出海捕魚,家裡還有兩個作坊,又還有店鋪,光算賬我都要頭疼死了。”
“可以請一個賬房了。”
“那還不至於,讓阿清算就可以了,女人最會算賬了。”
……
葉父見倆人聊上了,就趕緊先回到駕駛艙開船回去,天已經黑透了,等開回去估計都得8點了。
葉耀東也是想著趕緊給阿光說,他要單幹,免得阿光全程跟著聽下來也打算合一股。
他是真覺得合夥太麻煩了,真要每一條船都拉幾個人合夥,那他一年到頭啥事也不用幹了,光在那裡算賬就行了。
兩人站在甲板上繼續吹著風聊著,其他船工們一直待在駕駛艙睡著,也沒出來。
反正也沒活需要幹,一會就到家了,船上也不打算做飯。
“你這甲板上堆著這幾十箱的貨,是啥東西啊?白天從市裡回來就想問了,就是你躲在了駕駛倉,爹又回到船艙躺著,我也沒人可以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