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局長說笑了」,葉耀東說完就看向他老丈人,「我早上就賣了三條,一桶都好的,大哥呢?你們賣了多少?」
「就賣了22條,還是賣給飯店賣了16條,原本還想再叫賣一下的,阿遠(大侄子林光遠)找過來了,我就騎著腳踏車先一步回來了。」
葉耀東笑著對陳局長道:「我們估摸著還剩個60條左右,您看……」
林秀清很有眼色的將之前葉耀東交給她拿回來的魚,提到了跟前。
陳局長抓起來一條看了看,誇
讚道:「你這弓魚術綁的還挺好的,到現在都還活著。」
「沒少綁魚,綁這個還是沒問題的。」
「你們打算多少賣錢一斤?」
「2毛?」
反正能賣出去就好了,管他是不是鱗片比魚肉值錢,他們也不能把鱗片刮下來稱斤賣,若是這樣,那魚肉要賣給誰?
陳局長點點頭,「行,剩下的魚要是都拿回來了,就全部稱了吧,稱完你們送到我單位去,然後再結賬。」
反正都是活的,放到單位的食堂邊養邊吃吧,還可以往其他部門送一送。
所有人立即喜笑顏開的連忙點頭,連林父都喜形於色,原本還以為要多賣個幾天。
這時林向輝也推著板車緊趕慢趕的回來了,聽到這些軍魚都被包圓了,頓時鬆了口氣,也高興不已,顧不得喘口氣,連忙就跟林向榮一起去賣化肥的店借了一個大秤趕緊稱,生怕晚了,人家反悔了。
院門口依舊站滿了看熱鬧的人,只是少了一些,以農村婦女居多,畢竟看熱鬧歸看熱鬧,活還是要乾的。
大家紛紛的問他們倆兄弟,借秤幹嘛?
兩人高興的都顧不得跟鄰居閒扯,抬著大秤就放門口,將幾桶的軍魚抬上秤。
賣了25條,還剩62條,過秤後總共495斤,平均每一條將近八斤,2毛錢一斤是99塊2毛。
陳局長笑著說:「還正好了,那就直接按100塊算好了,鱗片刮下來,魚肉我們還可以拿去食堂加工。」
看熱鬧的村民們又開始議論……
「啊,賣這麼多錢啊,兩個月工資啊,林家發財了!」
「他們啥時候抓的這麼多軍魚?」
「怎麼抓的?抓了這麼多?」
「不是還有那一條叫啥中華鱘的,就擱在那角落,是一起抓的吧?這條魚肯定很值錢。」
「聽說他們抓了,還放生了。」
一些往來的人不知道情況,都驚訝的很。
說好了價格跟送貨時間,陳局長一行人就打道回府了,林家上下歡歡喜喜的將人家送出了門,順便又將今年春天炒的一罐銀毫白針一起送了出去。
客人還沒走遠,相熟的村裡的婦女就拉著林母打聽,那魚是怎麼回事?人又怎麼回事?